第214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挥敌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暗投明,劝汝莫要执迷不悟!”
    袁尚大怒:
    “反贼敢如此狂耶?”
    “此乃魏地孤城,汝孤立无援,如何守御?”
    “待吾攻破城后,定要食汝肉,寝汝皮!”
    张郃的出现,对袁军有着极大的士气打击。
    曾经的战友,曾经的上司,如今却成了河南军的领路人。
    当上了反袁先锋。
    袁尚怒不可遏,继续下令强攻。
    古代攻城一般都是以围城为主,除非是逼得急了,才会蚁附式的强攻。
    魏县对袁尚来说,显然还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刻。
    只是他一时恼怒,非要快点拿下此城不可。
    为此,他不惜不断送他的河北子弟兵去送死。
    反正他河北有的是人,死的也不是他。
    袁军奋勇向前,张郃准备充足,从容指挥士兵防守。
    两军相持,血染城垣。
    战况之惨烈,直杀得城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一连强攻了三日,袁尚死伤大量人马,仍旧下不得魏县。
    直到此刻,袁尚才陡然发现不对。
    魏县一座远离前线的孤城,为何李翊要留这么多人马来守?
    而且留下的守将还是河北人恨之入骨的张郃?
    难不成是李翊故意的?
    他所率领的大军自抢割完麦子之后,又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不来救魏县,这一万人他难道不想要了?
    一连串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袁尚,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
    却说袁谭困守繁阳,多次发书催促袁尚增益援军,始终不得。
    正是心烦意乱之时,忽有人报,一大票人马,直繁阳后方出现。
    袁谭惊问是哪路人马。
    哨探回报说是那路军马打着李翊的旗号。
    “什么!?”
    袁谭听说后,惊得目瞪口呆。
    “袁尚不发我援军便罢,怎么还使李翊饶到我后路来了?”
    原来,李翊自抢割了麦子之后,便从馆陶出发,饶远路偷至繁阳后面。
    却又给张郃留了一万人马,令他坚守魏县。
    之所以选张郃,是因为河北人恨他入骨,一定会全力攻打。
    而诸将之中,最想证明自己,最想与河北人不死不休的也是张郃。
    只有他才愿意接下这远守孤城,牵至袁军的主力的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4章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挥敌人(第2/2页)
    事后果不出李翊所料,袁尚在得知守魏县的是张郃后,果然率大军攻打。
    张郃本身才能出众,兼之李翊又给他留了大量铠甲斗具、守备器备。
    牵至住袁尚主力绰绰有余。
    袁尚被连将两军,一时上头,全然不曾注意李翊的大军已从他的头顶悄悄路过了。
    袁谭大骂袁尚蠢猪,全然不通兵法。
    即召郭图、辛评过来商议,现在归路被截断,该如何是好。
    正说间,忽有人报李翊遣使到来,有书信送至。
    袁谭急命人将书信取来,其书略曰:
    ——“显思如晤,李翊敬上。”
    “自下邳一别,得见君颜,不及趋侍。”
    “向者先公病故,翊亦以为哀。”
    “闻说袁尚领冀州牧,兼大将军之职,而君不得继位。”
    “翊窃以为废长立幼,自古便是取乱之道。”
    “君为长子,反不能承继父业。”
    “尚无恩德加于河北百姓,军功则差显思远矣,反承大爵。”
    “翊窃为显思不值。”
    “今领兵至此,非是为了侵占河北土地,只为匡正纲常伦理。”
    “若显思有意,翊愿出兵相助,助君重夺大位。”
    袁谭览毕书信,大为震惊。
    “李子玉愿出兵助我?”
    袁谭吞咽了一口口水,他现在正在苦恼该如何与袁尚争夺冀州。
    以李翊之滔天权势,若是肯出兵襄助,则他重夺大位的成算能多上好几分不止。
    乃将书信传于郭图、辛评二人看。
    郭图对袁谭建议道:
    “李翊多谋,不可轻信。”
    袁谭却反驳道:
    “向者在青州时,为李翊所俘,彼非但不与我为难。”
    “反劝刘玄德举我为茂才,既有旧恩。”
    “又何疑焉?”
    辛评亦出言劝道:
    “今大兵围城,孤立无援。”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可只听李翊一面之词。”
    “可先遣人致书李翊,若他果有诚意,可先撤去重围。”
    袁谭觉得有理,即从其言,叫李翊先撤去围城。
    不想李翊果真撤去了围城,并表示愿意退避三舍,以示诚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