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划船,才把船撑到了北岸登陆。
马超这才悻悻而归,使曹操幸免于难。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许褚比起典韦真的要更加心细。
他俩虽然都是保镖,但是护驾的风格明显不同。
典韦是留下来守门断后,让主公先走。
许褚则是一路跟随曹操,贴身护卫,主公在哪我在哪。
除这件事外,其实还有一个许褚杀曹操近侍的事件。
当时官渡之战爆发,袁绍的情报系统大发神威,居然成功策反了曹操的亲信之人徐他。
徐他等人专门挑许褚休息,不在曹操身边的时候下手。
结果许褚是个工作狂,一休息就感觉心里不踏实。
所以也没休息多久,就返回工作岗位了。
正好撞见徐他等人,许褚察觉到几人神色不对,当即出手斩杀了徐他等人。
曹操也因此更加亲近和信任许褚,出入都不离左右。
现在曹操没了典韦,又没能收服许褚。
之后更方便李翊大做文章了。
刘备又询问李翊,现在该怎么做。
“计划不变,仍旧招降张绣,拉他进抗袁同盟里来。”
李翊正色分析道。
曹操为张绣所败,这下也不敢再轻视张绣了。
曹操分得清轻重缓急,知道张绣的能力,又有刘备从中斡旋,给他台阶下。
不然,历史上曹操也不可能放下私仇,接收张绣的投诚。
“此外,曹操此次兵败,损兵折将丧子。”
“出于同盟之宜,我等应该派人前去慰问,送些钱粮过去。”
刘备颔首,“备亦有此意。”
曹操败给张绣,还败的那么惨,属实令刘备没有想到。
出于同情,以及盟友的关系,老刘也确实打算送些钱粮过去。
毕竟政治人物嘛,讲的就是一个脸面。
“我让孙乾,带上粮秣,送去许县。”
“顺带吊唁其子侄。”
说到这儿,刘备不禁也叹了口气。
“可惜了曹子脩,我闻这少年二十举孝廉,平日跟在曹孟德身边,能征惯战,颇有军功。”
“今殁于宛城,委实令人惋惜。”
一面却又暗想,他刘备将来生的儿子,可千万不能输给曹操。
很快孙乾到来,刘备向他说明此事。
孙乾欣然领命,府库里的钱粮礼品也已经备好。
孙乾正欲向刘备请辞,忽的被李翊拦住。
“公祐此去,可再向曹公传达一事。”
孙乾停住脚步,躬身问:
“不知先生欲让在下传达何事?”
“此去除吊唁之外,公祐可让曹公来陈地议事,届时我与主公都会过去。”
孙乾喏喏称是,领命而退。
走后,刘备问李翊道:
“先生此举,又是为何?”
“只是为了商议对付袁绍事宜。”
李翊解释道。
现在袁绍是心腹大患,曹刘两家既然同盟,为了方便交流,商议具体的合作计划。
肯定是要见面的。
但在哪里见面好呢?
去曹操的地盘不妥,到徐州曹操肯定不愿来。
思来想去,还能有比朝廷更好的地方吗?
现在的汉室朝廷,就类似于联合国。
它的作用就是用来威慑弱小势力,而面对曹刘这种强大势力(五常),则就是一个开会办公的地方了。
汉室虽衰,其命未已,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现在的曹操、刘备正如齐桓公、晋文公。
扮演的就是“尊王攘夷,维护周礼”的角色。
陈国位置刚刚好,对于曹刘两家都是不远不近。
然后去朝廷拜见天子,也是名正言顺。
“……善,备也许久未去朝见天子了。”
“正好借此机会,前去拜谒。”
刘备欣然采纳了李翊的建议。
不表。
……
却说,曹操兵败淯水,收拢残兵败将。
夏侯惇麾下青州之兵,乘势下乡,劫掠民家。
平虏校尉于禁,即率本部兵马,于路截杀,然后亲自率军,安抚乡民。
众青州兵被于禁赶回,见着曹操,备言于禁造反,驱兵截杀他们。
曹操将信将疑,恰逢李典、乐进赶到。
曹操命二将整军迎之,以防备于禁杀来。
于禁见曹操军到,并未着急相迎,反倒先引军射住阵脚,安营扎寨。
诸军士劝道:
“青州之兵言将军造反,今曹司空已到,何不前去分辨,反于此立营寨?”
“若曹司空引兵攻来,如之奈何也?”
于禁解释道:
“张绣之兵在后,不时即至。”
“若不先准备,何以拒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