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辨事小,退敌事大。”
安完营后,张绣两路军杀到。
于禁身先出寨迎敌,张绣见曹军已有防备,乃引军退回了宛城。
曹操收军点将,引于禁来见。
于禁这才解释,他截杀青州兵,是因为其肆行劫掠,大失民望,不得不杀。
曹操问道:
“既如此,何不先告我?”
“反立寨拒敌?”
于禁便解释是为了先击退张绣之军,才不得不先立营寨。
曹操感慨道:
“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
“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乃命人赐于禁金器一副,又上表奏其为益寿亭侯。
然后重责夏侯惇治军不严之过。
眼下,诸军士俱已到齐,都问曹操接下来有何打算。
曹操叹道:
“今锐气已失,兵无战意。”
“可先收兵回许县,等来年再来征讨张绣。”
微微一顿,又是一声长叹。
“只是在收兵之前,我欲先设祭,祭奠子脩、安民,还有典韦。”
之后,曹军开始祭奠三人。
曹操抱头痛哭,诸将见此,无不垂泪叹息。
祭奠完后,曹操亦停止了哭泣。
回首对诸将说道:
“诸公可知吾为何会败给张绣?”
这……
诸将没想到曹操会有此一问,俱不能答。
夏侯惇先道:
“因张绣背信弃义,中途偷袭我军,故而有此一败。”
曹操摇了摇头,答:“非也。”
“古来降将,中道而叛者,不计其数。”
“为降将所败者,因不能制其叛也。”
“此次收降张绣,皆因我未能先取其质。”
“假使我军先收张绣儿女,何至于此?”
“诸卿可观之,自今已后吾不复为败矣!”
遂命人收敛曹昂、典韦、曹安民三人尸首,打算将之葬回故乡。
然后收军还许,重整旗鼓。
方至许县不久,便有人来报徐州孙乾到。
曹操问明来意,知孙乾是来吊唁的。
并且李翊还专门让孙乾带了些钱粮过来。
曹操不禁叹道:
“李翊倒还是一个忠厚人呐!”
转而,又责备程昱道:
“此前我出兵征讨张绣之时,汝言李翊居心叵测,不怀好意。”
“今我兵败淯水,彼非但没有趁人之危,反遣人送钱送粮,吊唁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6章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士可挡百万兵(第2/2页)
“汝如何话说?”
程昱被曹操问的无言以对,他也没想到李翊这么实诚。出征前,送钱粮过来助威。
打了败仗,又送钱粮过来抚慰。
看样子是真把老曹家当作盟友对待了,是他程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此事,的确是昱错估了李子玉。”
“此人确实实诚君子,有他在,曹刘同盟当更加稳固。”
“将来对付袁绍,有此助力,当为主公贺。”
于是,曹操隆重接待了孙乾,用以彰显自己对徐州的重视。
然后也命人从府库中择选出几件珍奇之物,作为回敬之礼,让孙乾一并带回。
以表他对徐州的谢意。
孙乾谢过,又将李翊委托他之事向曹操说了。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曹操听后,当即表示:
“今袁术已灭,其残余势力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袁绍见大敌已死,必有动作于河南。”
“纵然刘将军不为此事,吾亦当寻一机会,去与他面谈抗河北事宜。”
“既然尊使提出此事,可回告刘将军,曹某不日便到陈地。”
“愿刘将军也早日赶到。”
孙乾大喜,连连道谢。
“多谢曹司空,诚如是,乾亦好回去复命了。”
随后,曹操重赏了孙乾,亲自送他回了徐州。
……
却说自袁术覆灭,余众再难掀起风浪来。
远在邺城的袁绍少一心腹大敌,自是喜不自胜。
但又听闻曹操、刘备两家共分淮南之土,又倍感不安。
淮南富庶,曹刘以袁术私藏玉玺,是为谋逆为由,合力征讨。
将之击破。
按照袁绍的构想,此刻曹操作为自己的小弟,本应该为自己所用。
待自己解除北方之患后,自然要扫兵于中原。
然则曹刘势力日渐强大,俨然超出了袁绍的预想。
尤其此二人虽面上将天子迎至陈地,然则陈国为兖、徐二州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