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筱帆姐、浦先生,我回去了,谢谢你们让我在这里吃午饭。是我打扰你们休息了,对不起了!”
小金走到客厅里,毕恭毕敬地对着坐在沙发上的林筱帆和浦应辛鞠了个躬。
浦应辛非常严肃地看着他,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呃…浦先生…呃…我不是故意的…”
小金感受到了浦应辛身上的压迫感,又紧张又忐忑。
“小金,你要辞职?为什么?”
林筱帆语调柔和,也很严肃的看着他。
几分钟......
夜色如墨,却不再沉寂。那朵金色蔷薇升入数据星河后,并未消散,反而在无数节点间折射出涟漪般的光痕。它像一颗种子,在沉默的土壤里悄然裂开,唤醒了更多沉睡的声音。
林思雨没有睡。她坐在院子中央的老藤椅上,膝上摊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是顾明远苏醒前留下的手稿残页,字迹潦草,夹杂着大量符号与神经波形图。零坐在一旁调试便携终端,试图将其中一段加密记忆解码。风穿过蔷薇枝条,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整个园子都在低语。
“找到了。”零突然轻声道,屏幕亮起一串波动曲线,“这不是普通的脑电记录……这是‘共感回响’的逆向模型。他在用自己的意识模拟你当年的觉醒频率,不断向外发送‘心跳’信号,就像……灯塔。”
林思雨指尖轻轻抚过屏幕上的波形,那熟悉的起伏让她心头一颤。“他不是在求救,”她说,“他是在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呼吸。”
就在这时,苏岚打来视频通讯。画面晃动,背景是一间临时搭建的数据分析室,墙上贴满了地图与时间线。“我们追踪到了信号跳跃的规律,”她语速急促,“顾明远发出的脉冲并不是随机的。每一次三十七秒的传输之后,都会在民用频段留下一个微弱的‘回音点’,而这些点连起来……是一句话。”
她调出图像:几十个红点分布在城市地下管网图上,最终汇聚成一行扭曲却清晰可辨的文字??
>“他们还在地下。”
林思雨猛地站起身,藤椅吱呀作响。“地下?你是说……还有人被关在类似灰塔的地方?”
“不止一个。”苏岚声音压低,“根据坐标反推,全国至少有七处隐蔽设施仍在运行,位置全都避开卫星监控盲区,且电力供应来自独立核能模块。最可怕的是……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低频共振网络,像是一个隐藏的‘副系统’,从未接入官方共感主网。”
零迅速接入心声站分布式数据库,启动交叉比对。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份尘封档案:《晨曦计划?B类实验体安置方案》。文档编号047,签署人赫然是林修。
林思雨的手指僵住。
“B类实验体”??这个术语她在父亲遗留笔记中见过一次,当时不解其意。现在,系统自动展开了解密层级:
>“B类:具备高共感能力但无法稳定输出者,定义为‘情绪容器’。用途:吸收失控共鸣,防止系统崩溃。生存周期预估3-5年。建议长期隔离,避免意识觉醒引发连锁反应。”
她的喉咙发紧。“这些人……是活体缓冲器?”
“而且,”苏岚补充,“名单上有名字。第一个就是陈婉清。”
空气仿佛凝固了。
陈念的名字也在列,标注状态为“已撤离”,但其余三百多人,绝大多数显示“持续运行中”。最新一条日志更新于三个月前,地点正是西北戈壁另一处未登记坐标??代号“深井”。
“陈婉清没死。”林思雨喃喃道,“她只是……被藏起来了。”
零立即联系陈念,却发现他的通讯信号已在两小时前中断。最后定位显示,他独自驾车前往西南山区,靠近一处废弃军用隧道群??正是“深井”推测位置的外围。
“他早就知道了。”林思雨闭上眼,“所以他才主动请缨去边境。他一直在找她。”
车队连夜出发。这一次,没有官方许可,也没有后勤支援。只有五辆车,载着医疗设备、破拆工具和一台由心声站改装的移动共振接收器。零坚持同行,背着一个密封箱,里面是他亲手重写的“离心境”原型程序??能够短暂屏蔽共感干扰,保护使用者心智。
途中暴雨倾盆,山路塌方。他们绕行荒野,靠星象导航前行。第四天清晨,终于抵达目标区域。一片被铁丝网围住的山体建筑半埋于岩层之中,入口锈蚀的金属门上刻着模糊编号:“SY-09”。
陈念的车停在百米外,车门敞开,人却不见踪影。
他们顺着通风管道潜入。内部结构错综复杂,走廊两侧布满玻璃舱室,每一个都躺着一个人。他们闭着眼,身上连接着粗大的导线,胸口随着某种统一节奏微微起伏,像是被同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