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除夕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天后,时间来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
    浦应辛和郭丽平两个人站在丽园弄的大门外,一个负责指挥,一个负责贴对联。
    “哈哈哈!应辛,太好了!贴得太好了!”
    “哎~你一抬手就能贴这么高,我和筱帆以前都得站凳子上,还总贴歪。”
    “丫头的手太笨了,我的眼睛看得多准啊!没用啊!她就是贴不平!”
    郭丽平撑着长柄伞,站在楼道里对这个女婿越看越欢喜,笑得眉眼弯弯。
    “阿姨,我今天才知道我长这两条长腿,原来是为了来这儿贴对联......
    夜风穿过山谷,带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远处溪流的低鸣。林思雨坐在山坡上许久,直到露水浸透了她的鞋尖,才缓缓睁开眼。天空已恢复平静,极光消散后的痕迹像被风吹皱的湖面,余波仍在神经末梢轻轻震颤。她将手机贴在胸口,仿佛那句“谢谢”仍藏在信号深处,等待一次心跳的回应。
    下山时,零已在村口等她。他没说话,只是递过一杯热茶,瓷杯外壁烫得刚好能握稳。两人并肩走回临时住处??一间由旧校舍改建的民宿,墙皮剥落,木窗吱呀作响,但床头摆着一束新鲜采摘的野蔷薇。
    “苏岚说,那段信号持续了十七秒。”零低声开口,“没有载体,没有来源地,像是从所有曾接入过共感网的节点同时浮现。心声站的日志显示,那一刻,全球有三千两百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峰值。”
    林思雨吹了吹茶面,轻声道:“不是巧合。是集体记忆完成了某种闭环。”
    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些被强行静音的名字、被抹去的档案、被定义为“异常”的情绪波动,终于不再只是个体的悲鸣,而是汇成了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一种属于沉默者的语言。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送别仪式。孩子们用彩纸折成小花,一朵朵放进溪水中,随水流漂向远方;几位老人则在祠堂前点燃香烛,口中念着早已遗忘名字的祷词。陈念的堂妹送来一只手工缝制的布偶,说是哥哥小时候最爱的模样,希望她能带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他曾是个会笑会哭的孩子。
    林思雨接过布偶,指尖抚过粗糙的针脚,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不再是责任,而是一种传承。
    离开山村的路上,车载电台自动切换到了地方新闻频道。播报员的声音清晰平稳:“今日上午十点,国家档案馆正式开放《晨曦计划》非密级资料查阅权限。首批公开文件包括实验体健康记录、家属联络日志及三十七份内部伦理审查会议纪要。据悉,此举系‘倾听委员会’推动结果之一。”
    零看了她一眼,嘴角微扬:“你猜他们会发现什么?”
    “真相从来不止一层。”林思雨望着窗外飞逝的青山,“但他们至少开始问问题了。”
    车行至半途,导航突然失灵。信号格空荡荡地闪烁,GPS定位停滞在一个不存在的地名上??“回响谷”。林思雨皱眉,正欲重启设备,却发现心声站终端自行启动,屏幕泛起淡淡的蓝光,一行字缓缓浮现:
    >“你听得到吗?我也在这里。”
    她猛地抬头,看向零。他也看到了。
    这不是预设消息,也不是系统故障。这是典型的离心境触发特征:当周围环境中共感残留密度达到临界值时,程序会自动唤醒,并尝试建立被动连接。
    “这里……曾经是早期野外测试点。”零翻看地图边缘的手写注释,“1989年到1993年间,有十二名志愿者在此进行长期隔离共感能力训练。后来因‘精神崩溃率过高’终止项目,所有人记录均被归档封存。”
    林思雨闭上眼,感受空气中的微妙变化。风似乎变慢了,树叶摇曳的节奏呈现出奇异的同步性,像是某种看不见的波正在穿过这片土地。她的太阳穴微微跳动,耳边响起极轻微的哼唱声??一个女人的声音,断续不清,却带着熟悉的旋律。
    “是《小茉莉》。”她睁开眼,“我母亲常哼的童谣。”
    零迅速架起便携式共振接收器,调整频率至离心境推荐区间。几秒钟后,屏幕上出现了极其微弱但结构完整的脑波图谱,其模式与之前接收到的陈婉清残迹高度相似,却又更为分散,仿佛来自多个方向。
    “不是一个人。”零喃喃道,“是一群人。”
    林思雨戴上感应耳机,轻声对着麦克风说:“我们来了。你们可以停下休息了。”
    话音落下的一瞬,整片山谷陷入短暂的寂静。鸟鸣停歇,风止步,连溪水都仿佛凝滞。然后,第一朵虚拟花在终端上生成??乳白色,五瓣,中心泛着淡金光泽。紧接着是第二朵、第三朵……不到一分钟,心声站自动生成了十二朵花,每一朵都有独立命名:林秀兰、吴志远、方晓芸、唐立……正是当年失踪名单上的名字。
    “他们在回应。”林思雨声音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