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教育工作者,在全国二十所学校试点开设“共感素养课”,教孩子们识别情绪、理解差异、尊重沉默背后的重量。课程第一课标题是:“当你觉得别人听不见你时,该怎么办?”
某日授课结束后,一个小女孩举手提问:“老师,如果我说出来,别人还是不在乎呢?”
林思雨蹲下来,平视她的眼睛:“那就继续说,直到有人停下脚步。或者,等到你自己变成那个愿意停下的人。”
八月十五,中秋前夕。心声站举办首次“月光追忆夜”线上活动。当晚,全球用户可在指定时间同步点亮一朵虚拟花,象征对某位实验体的纪念。系统预计参与人数百万级,实际登录量超过一千四百万。
林思雨和零坐在工作室里,看着大屏上不断绽放的花朵,如同星河倒悬。忽然,终端弹出一条特殊提示:
>检测到异常共感共振现象。
>来源:未知。
>强度:超越仪器测量上限。
>持续时间:整晚。
午夜钟声敲响时,整座城市的灯光莫名闪烁三下,随后恢复正常。社交媒体瞬间炸开,无数人发布视频:家中电器自动开启,收音机播放老式广播剧片段,婴儿监控器传出陌生孩子的笑声……
而林思雨的手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打开了录音功能。一段语音缓缓播放,声音稚嫩却清晰:
>“姐姐,谢谢你记得我。我现在不怕黑了。”
那是名录上第7号实验体,六岁夭折的女孩赵小禾,唯一遗物是一张穿红色裙子的照片。
泪水滑落脸颊时,林思雨没有擦拭。她知道,这不是超自然,也不是幻觉。这是一种新的现实??当足够多人共同记住一个人,那个人的精神痕迹就能在群体意识中重生。
第二天清晨,她收到一封官方邮件。共感协调署邀请她出席即将召开的“人类共感能力发展白皮书”起草会议,列为首席专家顾问。附件中还有一份表彰令,拟授予她“社会心灵重建贡献奖”。
她看了一眼,删掉了。
转身走向窗边,阳光洒进来,照在桌上那盆新开的蓝色小花上??那是“远”的虚拟花实体化模型,由一位植物学家根据情感参数培育出的转基因花卉,花瓣会在安静环境中发出微光。
她拿起水壶,轻轻浇水。
门外传来敲门声。苏岚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一台全新终端,脸上带着少见的笑意。
“你知道吗?”她说,“昨晚之后,全球共有三百一十七个新生儿被命名为‘思’或‘雨’。父母们说,希望孩子也能成为被听见的人。”
林思雨笑了,第一次觉得疲惫如此值得。
“走吧,”她说,“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