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南京废墟上的不屈丰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前,李二柱带着川军兄弟奔赴紫金山时,还笑着对他说要在山顶插满青天白日旗。此刻,山脚下飘来零星的火光,映得天空如同被撕开的伤口。
    当雨花台和紫金山幸存的战士们陆续汇集到临时据点时,暮色已经完全笼罩了南京城。一百三十多名士兵,有的拄着断枪勉强支撑身体,有的用撕下的衣襟简单包扎着伤口。周林部那个十七岁的小战士,此刻用树枝挑着半块发霉的饼子,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明亮。
    陈云飞踩着满地碎砖登上一处断墙,寒风将他残破的军衣鼓成风帆。“弟兄们!“他的声音穿透沉沉暮色,惊起几只盘旋在废墟上的乌鸦,“紫金山的枪炮声停了,雨花台的阵地丢了,但我们的骨头还没碎!“
    战士们抬起头,浑浊的瞳孔里跳动着零星的希望。李彬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深可见骨的刀伤:“老子这条命是桂军兄弟用命换回来的!现在他们尸骨未寒,我们能趴着等死吗?“他的吼声震落墙上几片冻僵的瓦砾。
    人群中爆发出压抑的怒吼,受伤的士兵挣扎着起身,断腿的战士拄着枪托摇晃着站直。那个小战士突然举起饼子喊道:“我这还有半块!打完这仗,我要回家吃娘包的饺子!“这句话让不少人红了眼眶,却也让每个人的脊梁挺得更直。
    陈云飞望着这群伤痕累累的部下,喉咙发紧。他解下腰间的水壶,壶里最后的半口水倒在掌心,抹了把脸:“南京城里还有二十万百姓!我们多拖住一个时辰,他们就多一分活路!“他扯开衣襟,露出左肋三道狰狞的抓痕,“这是三天前在光华门,用刺刀豁开鬼子喉咙时留下的!今天,我们要让小鬼子知道,南京的每一块砖石,都是他们的坟墓!“
    夜色渐浓,月光被硝烟染成诡异的青灰色。陈云飞和李彬蹲在一张残破的地图前,用刺刀在上面划出作战区域。断墙上悬挂的马灯忽明忽暗,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砖墙上,如同两尊即将出征的雕像。
    “我们分成十二个小队。“李彬用刺刀尖点着地图上的朱雀路,“每队十人,配备三支步枪、两枚手榴弹,剩下的全用冷兵器。“他的手指划过夫子庙区域,“这里巷道交错,适合打伏击。“
    陈云飞捡起块碎石,在地上画出几个圈:“重点守住水西门、汉中门,把汽油桶和棺材板都堵在路上。“他想起白天在巷子里看到的景象,声音沉下来,“遇到平民,能救一个是一个。“
    角落里,几个战士正在用麻绳加固大刀的木柄。那个小战士跪在地上,专注地用石头磨着刺刀,火星溅在他冻得发紫的手背上。突然,他抬头问道:“长官,等打完仗,我们能在南京立个碑吗?就刻上...刻上所有兄弟的名字。“
    这句话让整个房间陷入沉默。陈云飞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日军燃起的篝火,火光映得他的侧脸如同青铜雕塑。“等打完这仗,“他轻声说,“全中国都会记得,有一群人在南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午夜时分,寒风越发凛冽。十二支小队陆续消失在南京城的街巷中。陈云飞带着直属队走向新街口,经过一处炸毁的钟表店时,破碎的橱窗里,几只停摆的怀表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想起三天前在雨花台捡到的那只怀表,表盖里的女子依旧在微笑,而此刻,南京城的每一块砖瓦都在等待最后的时刻。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硝烟时,日军的坦克轰鸣声已经逼近中华门。陈云飞握紧手中的步枪,看着身边战士们将最后几枚手榴弹绑在身上。“记住,“他的声音在晨雾中回荡,“我们身后,是四万万同胞!“话音未落,第一发炮弹在不远处炸开,掀起的气浪卷着碎石,将南京城最后的黎明,染成血色。
    夜幕如同浸透墨汁的棺椁,严严实实地扣在南京城上空。远处紫金山方向的火光渐渐黯淡,取而代之的是日军探照灯刺破夜幕的惨白光柱,像死神伸出的惨白手指,在断壁残垣间来回游弋。陈云飞伏在朱雀路西侧的瓦砾堆后,寒风卷着刺鼻的硝烟钻进他开裂的唇缝,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才压下胸中翻涌的悲怆——三小时前,他刚把最后一具川军兄弟的遗体拖进防空洞。
    “旅长,鬼子的铁王八来了!“侦察兵王虎的低语混着牙齿打颤的咯咯声。陈云飞眯起眼睛,透过半塌的砖墙望去,五道幽蓝的履带碾过满地碎玻璃,发出令人牙酸的刮擦声。九七式坦克的炮管缓缓转动,每一次金属摩擦声都像冰冷的钢针直刺神经。坦克后方,荷枪实弹的日军步兵呈扇形散开,刺刀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皮靴碾碎瓦砾的声响如同死神的脚步声。
    陈云飞摸了摸腰间仅剩的三枚手榴弹,转头看向二十米外的邓邕华——这个曾经能徒手扳倒公牛的五宝汉子,此刻右臂用绷带吊在胸前,左手紧握着那把豁口的汉阳造。二十名战士像潜伏的猎豹般趴在废墟中,有人将最后几颗子弹压进弹仓,有人握紧了背上的大刀,刀刃上还凝结着雨花台战斗时的血痂。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