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把,像天上坠落的星星。那些没能入伍的汉子们举着火把追来,火把照亮他们脖子上的盐霜,也照亮了他们眼中的泪光。“保家卫国!“的喊声此起彼伏,惊起河畔芦苇丛中的白鹭,扑棱棱飞向沉沉夜幕。
此刻的李彬并不知道,这支装备简陋的队伍,即将踏上三千余里的漫漫征途。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永远留在异乡的土地上,但他们用草鞋丈量过的每一寸山河,都将成为盐都儿女不朽的丰碑。而自贡城的晨雾里,依旧飘着咸涩的味道——那是井盐的气息,也是川军将士们永不磨灭的血性。
1937年9月下旬的清晨,自贡城外的石板官道上腾起灰黄色的尘雾。杨雪峰攥着缰绳的指节发白,看着身后蜿蜒两里的队伍如同条伤痕累累的灰蛇,在晨雾与尘土间时隐时现。三百双草鞋与碎石路面的摩擦声,像无数砂纸在粗粝地打磨空气。
“报告团长!二连发现断道!“传令兵翻身下马时,草鞋上的草绳突然崩断,露出被磨得血肉模糊的脚踝。杨雪峰催马向前,只见前方山路被暴雨冲垮的泥石流截断,红褐色的泥浆裹挟着断木横亘在峭壁之间。周梅森已经带着几个人在勘察地形,这位当过煤矿爆破手的泥瓦匠正用刺刀敲打着松动的岩石,溅起的碎石片在他脸颊划出细小血痕。
“从右侧崖壁绕过去!“杨雪峰话音未落,兰三喜已解下绑腿打成绳索,“我带几个兄弟探路!“六名精壮汉子将步枪背在身后,像壁虎般贴着潮湿的岩壁移动。陈铁锤扛着全连最重的汉阳造机枪,每迈出一步,草鞋就会在苔藓上打滑,他索性将草鞋绑在枪托上,赤脚踩进冰凉的石缝。
正午时分,队伍卡在一处仅容单人通过的“猴跳崖“。山风卷着砂砾抽打在脸上,杨雪峰看见那个总爱哼川剧的新兵蛋子双腿筛糠,步枪擦着岩壁发出刺耳的刮擦声。“别怕!“陈铁锤突然从身后探出铁塔般的身躯,用宽厚的脊背顶住新兵后背,“抓紧我的腰带!“两人挪动的瞬间,杨雪峰听见陈铁锤闷哼一声——他脚掌的血泡在尖锐的岩石上碾得稀烂,暗红血珠顺着石缝渗进泥土。
夜幕降临时,队伍在山腰一处废弃的盐井旁扎营。篝火升起的刹那,杨雪峰被眼前的景象刺痛:二十几个士兵正用刺刀挑破脚掌上的水泡,盐水混合着血珠滴在篝火里,腾起带着焦糊味的白烟。兰三喜蹲在火堆旁,用匕首削着桐木片:“把这个塞进草鞋里,能少磨点皮肉。“陈铁锤却偷偷把自己那份桐木片分给了受伤的新兵,自己仍套着那双浸透血水的草鞋。
子夜时分,暴雨倾盆而下。李彬举着马灯巡视营地,看见虎娃正用身体护住弹药箱,雨水顺着他单薄的脊背汇成溪流。“傻小子!“李彬解下蓑衣盖在箱子上,却摸到少年后背密密麻麻的红疙瘩——那是被山蚊叮咬后肿起的硬块。虎娃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傻笑:“参谋长,俺这身肉嫩,蚊子都爱咬!“
第二天破晓,队伍在泥泞中继续前行。烈日很快将泥浆烤成坚硬的结块,草鞋与地面的摩擦力陡增,不断有人摔倒在碎石路上。周梅森的布鞋早已磨穿,他将绑腿缠在脚上继续行军,每走一步都在泥地上留下带血的脚印。正午休整时,炊事班发现带来的糙米只剩半袋,火夫老李捧着陶罐哽咽:“昨儿夜里,有几个娃娃偷偷往灶膛里塞了自己的口粮......“
杨雪峰策马来到队伍最末尾,看见几个伤兵互相搀扶着前进。那个曾在校场哭着找哥哥的小姑娘,此刻竟背着比她还高的步枪,咬着牙给伤员递水壶。“都听好了!“杨雪峰突然扯开嗓子,“当年石达开的太平军在这大山里,三天没饭吃照样打胜仗!咱们川军......“他的声音突然哽咽,抬手抹了把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的水珠,“咱们的婆娘娃儿在等咱们回家!“
队伍最前方,军旗手王大柱的草鞋彻底散架。他干脆将旗杆绑在背上,赤着脚在滚烫的石板路上奔跑,脚掌被烫起的水泡与地面粘连,每跑一步都撕下一层皮肉。但那面染着盐霜的军旗始终猎猎作响,在阳光下红得刺眼。
夜幕如墨,油灯在破庙斑驳的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晕。李彬将牛皮地图在神案上展开,烛火映照下,川南崎岖的山脉与蜿蜒的河流化作细密的墨线,在泛黄的宣纸上交织成复杂的迷宫。三名参谋围聚在旁,他们的军装下摆还沾着白日行军时的泥浆,手中铅笔在地图边缘沙沙作响。
“参谋长,按原定路线穿过老君山,虽然路程能缩短二十里,但山道狭窄,一旦遭遇暴雨......“年轻的测绘参谋用红笔在地图上圈出锯齿状的山脉,笔尖微微颤抖。李彬伸手按住他的手腕,目光扫过标注着“塌方高发区“的图例:“去年川康边防军在此折损一个连,连骡马都滚下了悬崖。“
窗外突然传来战马的嘶鸣,惊飞了梁上的夜枭。李彬起身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山风裹挟着潮湿的雾气扑面而来。远处,零星的篝火在山道间明明灭灭,那是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