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血战康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十七章血战康庄(第1/2页)
    1938年3月,鲁南的风裹着盐碱地的砂砾,如砂纸般刮过战士们皲裂的脸庞。战壕里结着薄冰,铁锨铲下去“咔嚓”作响,冻土块迸溅在灰布军装上,像撒了层白霜。杨雪峰立在土坡最高处,粗粝的手掌摩挲着望远镜筒——这是去年台儿庄兵工厂抢修的战利品,此刻正映出远方蜿蜒蠕动的灰黄色长龙。
    “团长!兰三喜他们检查完暗堡了!”通信兵扯开喉咙大喊,声音被呼啸的北风撕成碎片。杨雪峰转身时,正看见兰三喜踩着结冰的壕沟走来,这位盐都铁匠出身的汉子扛着把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枪托上还沾着泥浆。他身后跟着周梅森,冻得通红的鼻尖几乎要贴到纸上。
    “东南角暗堡的射界被枯树挡了三分之一。”兰三喜用枪管戳了戳地图,“我让兄弟们连夜锯了,顺便埋了二十颗绊雷。”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康庄外围的等高线,在标注“王家坟”的地方重重一按,“那片乱葬岗能藏一个连,得加两挺捷克式。”
    周梅森翻开写满蝇头小楷的笔记本:“弹药库里还剩三万七千发步枪弹,手榴弹缺口三百枚。医疗组只剩半箱磺胺药,重伤员恐怕......”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震得他手里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歪扭的墨痕。
    杨雪峰的瞳孔骤然收缩。望远镜里,日军装甲车的探照灯刺破夜幕,如同恶兽的眼睛。他扯下脖子上的灰布围巾狠狠一甩:“传令下去,所有重机枪退后半里地,按三号预案分散配置!让炊事班把馒头蒸上,吃饱了好打鬼子!”
    兰三喜转身要走,却被杨雪峰一把拽住:“三喜,你带的川娃子里头,有个叫陈二娃的新兵?”
    “就是那个把刺刀磨得能刮胡子的小子?”兰三喜咧嘴笑了,露出被劣质烟草熏黄的牙齿,“昨儿还缠着我要颗九二式重机枪子弹壳,说要给家里妹子做风铃。”
    杨雪峰沉默片刻,从贴身口袋掏出半截红布条——那是出发前乡亲们系在他们枪杆上的平安符,此刻已经被汗水浸成暗红色:“告诉二娃,等打完这仗,我亲自给他找个完整的弹壳。”
    电台的发报机在土窑洞里持续发出“嘀嗒“声响,煤油灯芯结着焦黑的灯花,在杨雪峰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阴影。通信兵陈阿水抱着黄铜外壳的手摇发电机冲进来时,棉袄后襟还结着冰碴,冻僵的手指几乎握不住电报稿:“团长!台儿庄急电!“
    杨雪峰刚把沾着泥浆的绑腿重新紧了紧,粗粝的掌心立刻覆上皱巴巴的电报纸。煤油灯突然爆出火星,他下意识偏头躲避,却见电文末尾“寸土不让“四个字被火星烫出焦痕,像滴落在纸上的血渍。寒风从窑洞口灌进来,将电报边角吹得簌簌发抖,他索性用牙齿撕开裹在腰间的弹药带,抽出缠在铜扣上的红布条,把电报牢牢绑在最贴身的第二颗衣扣上。
    “传令兵!“他的声音震得窑洞顶的积土簌簌掉落,“通知各营主官,三分钟后在关帝庙残垣开会!“话音未落,东南方向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开始试射了,炸起的冻土块噼里啪啦砸在窑洞顶。
    副官赵志远抱着作战地图冲进来时,正好撞见杨雪峰往枪膛里压子弹。黄铜弹壳在他掌心碰撞出清脆声响,每一发都带着川南兵工厂特有的檀木熏烤味。“团长,一营报告说战壕渗水......“
    “告诉他们,把草席拆了铺底!“杨雪峰头也不抬,将最后一发子弹狠狠压进弹仓,“二营呢?兰三喜在干什么?“
    “兰连长带着敢死队,正在给所有刺刀淬辣椒水。“赵志远抹了把脸上的硝烟,“他说要让小鬼子尝尝咱们盐都辣子的滋味。“
    杨雪峰终于抬起头,油灯昏黄的光晕里,他嘴角勾起一抹铁血的笑。突然,外头传来密集的脚步声,七个营主官浑身裹着冻硬的泥浆冲进来,有人的棉帽上还插着半截弹片。
    “师长的电报你们都该猜到了。“杨雪峰解开军装最上头两颗扣子,露出绑在胸前的电报,暗红布条在炮火映照下如同燃烧的火焰,“康庄守不住,台儿庄就完了。咱们身后三百里,是徐州,是淮河,是千千万万等着咱们保护的老百姓!“
    .他猛地抽出腰间寒光凛凛的大刀,刀背重重拍在供桌上的关帝像前:“关二爷面前,我杨某先立个规矩!谁敢后退半步——“刀锋突然转向自己,“我这颗人头,就挂在康庄西城门!“
    窑洞里死寂得能听见粗重的喘息声。突然,兰三喜大吼一声:“老子这条命是盐都父老给的,今儿就还给这片土地!“说着抓起酒葫芦猛灌一口,辛辣的高粱酒顺着下巴滴落,在焦土上砸出深色痕迹。
    “还等啥子!“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七个营主官齐刷刷抽出武器,刀刃在油灯下映出森冷光芒。杨雪峰望着这些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想起出发时自贡盐场的父老乡亲在码头塞给他的腌腊肉,眼眶突然发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