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来的果报,你怎么去处置你的念头,就是「可为转识,熏成种故」,它的种子的势力,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从恒跟转这两个角度,就知道我们整个生命的本质了。我们看总结。
三、总结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
从恒常相续的角度,我们知道这个生命本身是不会断灭的,我们不可能说,一个生命到一个时候结束,这个人就消失掉了。怎么消失掉呢?四圣法界也找不到他,六凡法界也找不到他,没有这回事,生命不会断灭的。就是「恒」,它不会断灭。但是它也不是固定,就是「转」。就是你的念头,有时候我们起善念去造善业;有时候起恶念。就是由这个念头的变化,创造的业力,就是在人天得果报,三恶道得果报,或者到极乐世界得果报,就是非常。这件事情,就是你自己的念头主宰的,它会有变化的。
这个生命没有所谓的定业不能转,没有这回事。
讲一个譬喻,「犹如暴流,因果法尔」。这个宇宙人生,这个「恒转」这件事情是不容易了解。不容易了解怎么办呢?佛菩萨讲一个譬喻,说:你看那个水流,前面的水流,它跟后面的水流看起来是很接近,水流跟水流之间没有距离,我们好像看到这个水流是相续的,就是表示「恒」,这个生命就像水流一样,前一剎那灭,后一剎那马上生起来。但是这个水流也是有变化,这个水流有时候往东、有时候往西,它也是不断的变化,这个水流它有恒、也有转的两种的情况。那我们整个宇宙人生的十法界因果的道理亦复如是,就是恒跟转,犹如暴流一样,控制这个暴流的就是你的念头。这个是以唯识的角度,来解释这个宇宙人生的真实相,就是这种态度。
[师答]:你如果是研究阿毘达磨,或者我们讲小乘,应该讲说是声闻乘好了,不要叫小,有时候你这样讲,他们不太高兴。就是声闻乘的阿毘达磨的思想,他们认为「我」是空的,生命是没有一个我,他同意。但是宇宙人生这些法,是有真实性的,这个业力是有真实性的,他认为说,有的业你造了以后,这件事情就是不能转变的,不通忏悔。就是说,小乘的思想是我空法有,他认为这些事情造了以后,这件事情就决定性,你一定要得果报,因为这个法有真实性的,你不能破坏它。小乘的思想,你如果看小乘的经,就是这种态度。所以我们在声闻戒里面,有的戒你一破了以后,就你再怎么忏悔,不能恢复到你原来的位子,不可以,小乘的思想就是这样。大乘的思想是讲我空、法也空,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都是因缘有。一切法都因缘有的时候,它认为说,只要你肯忏悔,世间上的业都会转。
不过大乘也同意,有些业力是很坚固的,什么业力呢?就是这个「三时具有」,这唯识学也同意。就是说你造这个业之前,你在「方便时」,充满了期待,念念充满了期待;造作的时候非常的欢喜;造作以后,完全没有忏悔的心,也是很坚固的,对前面所造的业,非常的随喜。这样子的心,你造了业以后,就非常难转,不是说不能转,因为你这个业力,这个势力非常强大,除非你那个忏悔的力量,要超过前面的那个造业的力量,否则它能够去折损前面的业力。但是你要把这个业力,势力完全的消灭掉,就是不容易,你忏悔的心,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所以诸位你看过《南山律在家备览》的〈忏悔篇〉,它说:有的业你造了以后,你很殷重的忏悔,很殷重、很殷重的忏悔,它能够消除三恶道的果报,但是你现生会得到很大的痛苦,或者头痛、或者眼睛痛,乃至于眼睛瞎掉。就是它会重报轻受,因为那个势力太强大。太强大,你去动摇它的时候,它能够把这个重大的三恶道的势力给消灭掉,它的势力已经不能牵引你到三恶道。但是它爆发出来以后,它会让你现生得到很大的痛苦,因为这个业力,你在造的因地的时候,太强大!
所以以小乘的角度,定业不能转,是指强大的业力。以大乘的佛法来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没有一切法是有真实性。这个一切法没有真实性,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它呢?在《大般若经》里面有一个话,这句话我们了解,就知道什么叫做「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就是说,「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罪过。」假设这个法是本来有,本来有怎么会没有呢?你修空观把它给破坏掉,这样子,诸佛菩萨有罪过,他把这个我给破坏掉了。人法执跟我法执,不管是我、不管是法,不是说这个法本来存在,而我们使令它消失掉,不是!而是这一切的法,本来就是毕竟空的。毕竟空为什么会有业力?它也是一种因缘熏习的假名假相假用,从本性来说,也是不存在。这个法本身,它也是因缘有。因缘有,当然它就会随因缘有变化。而不是说有一个法,它是本来有,有了以后,你怎么把它消失呢?你用空观把它破坏,不是。这样子讲不知道懂不懂?不是先有后无,而是从头到尾本来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