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第1/2页)
监学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九面,乙五、临终开导,助成往生。
我们前面的大科是属于平时的修行,这一大科是属于临终开导。就是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开示引导亡者,来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一种临终的关怀。
这以下是两篇的文章:第一篇先说明临终助念的重要性:第二篇是说明,如何的做好临终的正念。先看第一篇,大家请合掌。
乙五、临终开导,助成往生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有愚人,于父母眷属临终时,辄为悲痛哭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计贻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论。即志切往生,临终遇此眷属,多皆破坏正念,仍留此界。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临终正念昭彰。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亲友知识,各以己物,令其负担,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恶业力所致。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识得所,不在世情场面好看,庶可无虞矣!】
—陈了常往生发隐—
好,我们加以说明,我们分成三大段,先看第一段的总标。「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在佛法的观念,这个人生是无常的,有生就有死。我们有生命的开始,就有生命的结束,就是有临终。
临命终的时候,在我们一生当中,是最重要的时刻。临终的关怀,世间人的临终关怀,跟我们佛法的临终关怀有差别。怎么说呢?一般的医学界,也能够做临终关怀,他们也知道临终很重要,但是他们的目的,只是使令亡者能够安详的往生,他不在乎这个亡者的神识,到底到三恶道去,到人天去,到极乐世界,他们不关怀下一期的生命。换句话说,不关怀下一期的生命,只要求在临命终的时候安详,可能就会给这个亡者注一些安非他命安定剂,使令他神识暂时的失去知觉,只要不痛苦就好,这样子当然也是可以。
但是以佛法,这个临终的关怀是看得比较彻底,因为佛法的思想是我们的生命是相续的,我们有过去的生命,有现在的生命,也有未来的生命。
佛陀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我们的生命就像流水一样,从过去的水流,流到现在的水流,也由现在的水流,流到以后的水流。
这样子我们认为说,临终的关怀不但要使令他安详往生,重要的是要提起他的正念,念佛、念法、念僧的心,依止这种善念,能够往生到佛国去。
所以我们的临终关怀是做得比较彻底,还注意到他未来生命的一个去处。
这个理论,我们看《瑜伽师地论》,讲到我们临命终的情况,我们看附表第十三。我们把临命终的情况,做一个解释,根据《瑜伽师地论》跟《大智度论》。
附表第十三、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我们临命终的往生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是随业,或者我们讲「随习」的往生,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在附表第十六面,
二、随念往生。随着临命终起什么念头而往生。
先看第一个随业或者随习,这个业就是重大的业力。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说法。
附表第十三——「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一)随业(习)往生:
「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不善,或他令忆。彼于尔时,于多曾习力最强者,其心偏记,余悉皆忘。若俱平等曾串习者,彼于尔时,随初自忆,或令他忆,唯此不舍,不起余心。彼于尔时,由二种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终;谓乐着戏论因增上力,及净不净业因增上力。」
好,我们加以解释,讲到这个行善不善的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就是有情众生,这个补特伽罗指的是「数取去」,就是这个有情,什么叫有情呢?就是他在生命当中数数的取,这个取就是造作业力,他的生命是不断的造作有漏的业力。造作有漏的业力以后,怎么办呢?「去」,不断的去,根据他的业力去得果报,永远不能够离开三界的轮回,没办法,这个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他的情况,有善业跟恶业的情况,这个不善就是恶业。这个人总是要死的,将命终时,他死的时候,这个死的时候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恶业起现行
第一种,就是他恶业起现行。我们看第一个「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不善,或他令忆。」
自然就是说,自然能够忆念过去,在生前所造的善业,或者是不善业。这种情况是这样子,假设我们在一生当中,曾经造作一个很重大的善业或者是恶业。这个重大的业力的定义,一方面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