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方去,他还很清楚,还不是马上临命终,我们就先开导安慰。开导安慰以后,就换班念佛。印光大师的意思说,这个佛号不要断,临命终以后,八个小时佛号不要断,八个小时不要断,分三班,每一班念两个小时,分三班。这个时候要打引磬,不要打木鱼,引磬的声音比较清亮,木鱼的声音太浊。所以这个要注意!使令他能够生起念佛的正念,帮助他生起正念。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这个时候不要搬动他的身体,他的姿势是怎么样,就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管好不好看,要紧是内心要有正念。不要搬动、不要哭泣,你要控制不住,到外面去哭,不要在现场触动他的感情,以免误事,以免他生起贪烦恼、瞋烦恼,到三恶道去,这个要注意!
    这是三点:开导安慰;换班念佛;不要去搬动哭泣。这个就是临终三要。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印光大师说,我们真的能够依止这三个法门去做,一定能够帮助亡者消除宿业而且增长净因。消除罪业是破恶,增长净因是生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仰赖我们临命终的信愿持名,跟弥陀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往生西方。
    往生西方有什么好处呢?
    「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当下的利益就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了,就超越三界。你在那个地方渐渐的修行,一定能够圆成佛果而后已!无量无边的寿命,一定能够在一期的生命成佛,这个是究竟的利益。我们能够帮助一个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佛,等于是这样讲,这功德是很大、很大的。这个是讲到我们临终助念、关怀的三个方法。
    这个临终关怀,我看过很多书,它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去的时候,这个亡者还没有临命终,就是头脑很清楚,还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你修慈悲观以后,你去,你尽量不要表达你个人的意见,刚开始多听他讲。因为我们没有他心通,你问他现在的心里情况怎么样,使令他发露出来,把他心中的话讲出来。讲出来以后,第一个他心情好一点;第二个我们根据他讲话的内涵,我们知道他现在的问题在哪里,他的结在哪里,再为他疏通。
    所以一开始不要批哩啪拉都讲你的话,他心中的想法,跟你讲得话就不相应,先多听他讲。当然我们可以摸摸他的手,为他按摩一下,表示我们对他的关怀,我们的慈悲心先感动他,就是我这么想帮助你,没关系!你有什么话讲出来。甚至于我们就是陪他聊天,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先了解他的状况,所以这个也是要注意!
    当然这也是要有一些经验。索甲仁波切说,我们临终关怀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就是你不要抱太大期望,乃至于我能够帮助你一点都好。因为你得失心太重,有时候反而坏事,我们只要以慈悲心,尽人事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得失心。还有一点就是,索甲仁波切也说,不要强迫他改变平常的修行方法,假设这个人平常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你不要去变动他的法门,不要去强迫他改变平常的修行,他平常念观世音菩萨,我们助念就念观世音菩萨,帮助他的串习,这个都要契他的根机的。
    好,我们再看甲三的结劝。
    前面的是一个正文。我们看讲义第一面的大科判。我们这次《印光大师文钞》分成三科:甲一的前言,就是乙一的作者略史,印光大师的略史;乙二的教起因缘,净土法门的因缘,这个是前言。甲二的正文,我们的正文有五科:乙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乙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乙三、深信因果,断恶修善;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乙五、临终开导,助成往生。这五大科我们都讲完,现在看甲三的结劝,结示劝修。
    好,我们翻到五十三面,大家请合掌,我们把它念一遍。
    甲三、结劝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好,我们加以说明。「无论在家在庵」,就是印光大师说,这以下的法门所加被的根机,包括在家跟出家都可以修行。
    这以下就讲到修因跟证果,先讲因地的修行,「必须」就是以下有三件事。
    第一个先讲助行。
    助行就是我们讲改过跟积善这两件是助行,「必须要敬上和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