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是一种修行,好像一个人的脚,目足双运,使令我们能够很正确、很迅速的到达目的地。所以这是一个行门,前面是一个愿门,这是一个行门。
    乙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分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先做一个总标拢总的说明,我们请合掌。
    丙一、总标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
    —一函遍复—
    我们看脉络分析,分成两大段:第一段是赞叹净土的殊胜;第二段说明净土的三资粮。请看第一段。「净土法门」,以下分三段来形容净土法门:
    第一段,「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个法门的殊胜,它能够「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贤,他也能够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你看《华严经》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是一样,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以期急速圆满佛果。乃至于《观经》的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众生,也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这个法门的殊胜,真正是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利钝全收。这个法门的确是很特别的。
    「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这个是弥陀如来的大悲心,普遍的为一切的,不管是圣人,乃至于等觉菩萨,乃至于凡夫里面的五逆、十恶众生,做什么?「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所以净土法门的殊胜,它不必你要多生多劫。一般的圣道门,不要说大乘,大乘的信心要坚固,「信」成就要一万劫,不要说是断烦恼。因为大乘发菩提心以后要积功累德。积功累德的时候,他对于断烦恼这件事会比较缓慢,他积集福德资粮,来到众生的尘劳世界,使令他的心散乱,但是这是他的业力,因为大悲心的关系。所以就着断烦恼这方面来说,大乘刚开始就会比二乘慢,断烦恼来说。
    大乘我们不说,那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以小乘来说好了,小乘最利根的要三生,就是说,你一开始接触佛法,栽培善根,第一生。到了第二生的时候,你又没有任何差错,这当中没有破梵行,又能够继续出家相续的用功,前一生的善根,从前面的这个「生」,而转成熟,你又往生了,又死掉了。死掉了以后,第三生又没有差错,又在人间得果报,这个临命终的时候,没有烦恼现前,来滋润恶业,又能够依止你的业力,在人间得果报。不过这当中,不能在天上得果报,在天上得果报就完蛋了,所以一般的修行人,他们临终的时候,都发愿下辈子继续做人,继续遇到有三宝的住世。到了第三生的时候,他又继续的出家,依止小乘法,种、熟、脱,第三生的烦恼脱落,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是最利根的三生,而且这三生当中,不能有一生有差错,不能遇到恶因缘,包括硬贼、包括软贼,都不能遇到,都要一切风平浪静,完全都是一个修行的因缘现前,那是三生。
    但是你看净土法门,「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这个地方,这个净土的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是一个当生成就的法门,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我们碰到这个法门,也不是很相信;相信的话,也相信的不彻底。相信不彻底,修行起来就没什么力量,这件事情就很悲哀了。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如果你失去净土的因缘,表示你一定要面临多生多劫的生死痛苦,一定要的,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只要你是凡夫,如果你没有把握这个法门,表示你即将要面对未来的生死大海,看起来就是一望无涯,看不到边的。所以讲这件事情就很悲哀,很悲哀。这无量劫的生死,我们有很多退堕的因缘,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地方就是要我们只有一心归命净土法门。
    怎么修行净土法门,
    第二段:「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就是信愿行三种资粮,是我们的修行宗旨。这是标出它的三个资粮,以下就是说明它的内容。
    「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我们先解释这个「信」。这个信心的栽培在净土特别重要、特别重要,我们看它的内涵,印祖他是分成三个次第:
    第一个次第,「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