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本来,常自寂灭相」,刚开始法义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我们内心动荡,很动荡的,因为它跟我们无始劫来的思想模式是相违背的,这个时候我们很难随顺,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忍可随顺,虽然没有见道位,但是你内心能够随顺这个法义就是忍。若乐,这个乐就是法喜充满。
    所以佛法的这个宝,的确是一个功德的境界。我们看很多人在深山上修行,这个环境很差,衣服穿的很单薄,吃的也很差。但是内心当中法喜充满,内心真理的境界就不同。所以这个法的确是宝,就是它在心中运转的时候,这种功德的相状。若慧,这个慧就是对诸法实相的一种抉择,智慧生起来。这个慧它开出来就是两个:一个见;一个观。这个见是约着正见,就是闻思的智慧,深一点就是正观,就是毘婆舍那,禅定加持力,闻慧、思慧这是见;修慧就是观,是名毘钵舍那。观就是依止佛陀的圣教量,在我们的寂静心当中依止文字,观察、胜解、舍离心相,慢慢慢慢去消灭我们心中的颠倒,这个常乐我净四种颠倒。
    我们可以这样讲,就是说我们出家以后,这个三十七道品,就是戒定慧,以戒定慧为主。刚开始一定要先把戒法,戒波罗蜜持清净,这个身业、口业的过非先消灭掉,身的杀盗淫,口业的两舌、绮语、妄言、恶口。你这个戒波罗蜜,摄持身口清净以后呢,第二个动作就是修止、修观,尽形寿内心当中就是修止、修观。一方面持名念佛;一方面思惟观察这个三界的苦谛,一方面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思惟一段时间以后,再恢复到佛号功德力,不断的重复。一下子栽培念力,一下子培养信愿;培养信愿以后,就栽培念力,信愿持名、持名信愿,辗转增上,使令这个信愿持名三种功德,在内心当中不断的增长,内心的光明,不断的增长,取而代之的,我们无始劫的颠倒就慢慢慢慢的息灭掉。这是讲到持名跟修观的方法。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
    [答]:出声念佛,如果是在大众当中打地钟,那当然随地钟韵调转,因为地钟本来就是转韵调。那我们不一定要有自己的韵调,我们就随大众韵调。如果你自己一个人用功,不管是经行,不管止息都可以用,你自己可以尝试。那习惯以后,它就是一个很随顺的力量会推动你。那在大众当中,你自己有一个三三四,大众本来就有一个韵调,所以我们大众当中,就随顺大众,止静以后,你的韵调就生起来,在心中三三四、三三四,不断的运转,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
    这个世间上的事情都是熟能生巧,你说他念佛念的很好为什么?他常念嘛,就这样子,那有人根性比较好,我就不相信谁的根性比较好,你经常栽培,这件事情就会出现,你不念,就是没有力量,世间上的事情,没有说自然会出现,没有这个事情,没有造作的因缘,那会出现,这个完全不合佛法的道理。不管是一个烦恼,或者一个正忆念,都是你创造出来的,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虽然是本性空,但是你不断的造作,它就是由生转熟,它就是一种强大的业力,这个业力就是有招感性。如果是贪瞋的烦恼,就招感三恶道;人间的善念,招感人间果报;如果这个念力是信愿持名,就是跟弥陀感应道交。
    所以我们内心的境界,你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因为是你自己创造的。
    这个意思就是说,佛法是很公平的一个道理,面对在前面的果报,是你自己创造的。三恶道是你自己创造的,你这一念心打妄想,你也不去管它、放纵它,它不断的一次一次的,力量一次一次来得更大,到临命终的时候,烦恼起现前,就到三恶道。你能够转念念佛,不能转,要他转,转过来以后,烦恼被你这样破坏,它势力就消失掉了,你就是跟弥陀感应道交了。所以你未来的生命,我要是讲,你不要去问谁,你说我下辈子要去哪里?你经常观察你的念头,你就知道你下辈子会去哪里,你知道,你应该要知道的,你知道你下辈子要去哪里,那你要不要去调整它,就看你自己,如果是恶法,已生恶,赶快消灭;善法赶快让它生起,这样子一定是离苦得乐。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