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佛号,平等、正直、相续,没有邪曲,然后无功用住。所以你要能够得到欲界定,内心当中,那个行舍的心所一定要现前,那个相貌要现前,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这个就是所有定里面,一定要有「行舍」的心所相应。
我们刚开始在念佛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急躁,虽然我们不能懈怠,但是急躁也有问题。你急躁,反而念不好。所以我说,我们刚开始不要求快,也不要求多,要求自己明了寂静的把佛号现出来,这点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管前一念,也不要管下一念,你就注意你当下这句佛号。你说:我刚刚打妄想。你刚刚打妄想,你现在又在那边后悔,你又增加了妄想。打妄想以后,收回来,就不要管它了,你要把握的是你以后的念佛,你也不要管说:哎呀!我什么时候得定?不要起这个念头,你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相信这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的,只要你有这种造作,这个功德一定会出现。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你有这个因缘,一定有那个果报。所以你每一句佛号,都注意你当下这句佛号,不要管前面怎么样,不要管后面怎么样,就注意你现在这句佛号,你不断的在现前这句佛号安住,你以后就不可思议。好,我们再看讲义第二十七面。
这是静中修的另外一个方法。前面我们所说的五点记数法,那是一个通途法门,正常法门。这有一个特别法门,就是十念法门,我们把它说一下,大家请合掌。先把它念一遍。
【三】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
—与陈锡周书—
好,我们看它的内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
这个十念法门,第一段是说明它所加被的根机。「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假设我们平常的事情实在太多,身体处在这个万丈红尘当中事务多端,你要我静下来好好的摄心念佛,这件事情实在是办不到,特别在家居士办不到。那怎么办呢?这以下有一个特别法门。
第二段、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
「当于晨朝盥漱毕」,你在早上起床盥洗以后,什么话都先不要讲,什么事也先不要做,盥洗以后马上就做这以下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有佛则礼佛三拜」,如果你有佛堂,就到佛堂里面拜三拜,或者你要多拜也可以,起码拜三拜,这是第一个加行。第二个正修,拜完佛以后干什么呢?「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这个时候,你就正身,或者是长跪,或者站着,把这个身体端正起来,精神提起来,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指的是念六字而且出声,怎么念法呢?「尽一口气为一念」,就是你吸气然后念佛号,念到这个气完全吐尽为止,这叫一念。这一口气当中,念几句佛号不要管它,就是念到气没有为止,你总共念十口气,这叫十念,这个正修。念完以后,「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偈」。这个回向,这是小净土,或是一心归向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归依文。或者你时间你不够,就简单念「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回入娑婆度有情」,把这功德回向。念完以后呢?「念毕礼佛三拜而退」,最后再拜三拜,这个就是时间非常的短,这是有佛堂的情况。
如果是没有佛堂怎么办呢?「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如果没有佛堂,就是就不要拜了,就向西问讯就好,三问讯,三问讯也是一样,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十念,然后回向,就是这两个方法。
「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这个法门叫十念法门,以一口气为一念,念十口气,这当中不要管它的数目,每一口气当中,有几个数目不要管它。这是慈云忏主为王宫大臣,「政务繁剧」,没有时间修行所设立的,这是一个法门的内容。
第三段,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