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昧乐,「欲界定」没有三昧乐。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很快的抉择出来,这个是讲到一心不乱,这个初禅我们不要讲,我们很难得到的。
    第三「结示劝修」,我们引用两部论来跟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先看《入行论》云。
    (三)结示劝修
    《入行论》云:「诸人心散乱,住烦恼隙中,虽经长时念诵苦行等,心散所作业,佛说无义利。」
    我们一般人的心,就在我们过去五欲的境界上,这种熟境上活动、散乱,所以住在烦恼隙当中,就是被这个烦恼的强大势力所控制,跟着烦恼转。但是我们也有善根,我们对佛法有信心,也能够精进。什么精进呢?「虽经长时念诵苦行等」,我们也能够长时间,五年、十年,这种长时间的念诵经典,或者持戒、或者修十八头陀苦行,但是「心散所作业,佛说无义利。」因为心思太散乱,这种粗重心,昏沉、掉举太粗重了,使令我们所做的善业,不能够成就大的利益,就是小小的利益,不能成就大功德的。所以这个「念力」是很重要的!能念的心没有念力,即使我们所依止的是一个殊胜的法宝,但是力量薄弱。
    第二我们再看《菩提道次第略论》。
    《略论》云:「吾人心念,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所修善法均悉微劣,故当修止,方便调伏,使令安住。譬如猿猴得树,腾跃跳踯,若锁之于柱,久久自调;心亦如是,令心所缘,数数忆念,心不他散,念力增长乃至安住。」
    好,我们分成两段来解释。先看第一段。「吾人心念,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我们这个心念,还没有得到奢摩他的止之前,都是散乱心。散乱心之下,所修的善法,力量都薄弱了。那怎么办呢?必须修止,就是要有念力,这个专注力、相续力,方便来调伏我们这个妄想,使令我们这一念心,能够在我们佛号的所缘当中,明静安住。
    怎么能够「方便调伏,使令安住」呢?要怎么办呢?下面先讲一个譬喻,「譬如猿猴得树,腾跃跳踯,若锁之于柱,久久自调」,猿猴在树上,猴子到树上,它等于是如鱼得水,它的熟境界,它在树上就能够在空中跳过来、跳过去,抓一个树,放一个树;放一个树,抓一个树,不停止的跳动。我们如果把这只猴子锁在一个柱子上,这个时候,牠这种腾跃跳踯的状态,就慢慢调伏。这是讲一个譬喻,就是锁之于柱,这是一个对治腾跃跳踯的办法。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以下合法。「心亦如是,令心所缘,数数忆念,心不他散,念力增长乃至安住。」我们这一念散乱心的对治也是一样,使令我们这一念心,对于佛号数数忆念。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重复的忆念,你要能够不厌其烦,在寂静当中,念佛念的很好。失败了,打妄想,没关系再站起来。你能够以这种不屈挠的意志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当然这当中支持你的,就是你对佛号的这种信心,你能够不断从跌倒当中再站起来。好,我这一个工作做不好没关系,我下次再做,你这样子不断的数数忆念,你总有一天能够成功的,念力增长,乃至安住,你就能够成功。只要你不放弃努力,这件事情就能够成功。
    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说:「细水长流,则能穿石」,这个是在讲我们修行点点滴滴的功夫。一个细水,就是一个微细的水流,它可能是一点一滴的从这个山谷中掉下来,它的水滴是很小的,但是它能长流,它今天流、明天流;第一年流、第二年流、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就是这样流下去,有什么好处呢?则能穿石。这个石头是很坚固的,水是很柔软的,但是它因为长流的关系,能够把坚固的石头给穿破,它就有这种力量。所以这个因缘力量不可思议,你重复的造作,这个势力就强大。佛号在我们的心中亦复如是,你刚开始可能只能够念一片、两片、三片,但是你愿意长流,你经常的数数忆念,它的念力就能够增长起来,就能够把你无始劫来,控制你的昏沉、掉举这两个贼给破坏掉,就有这种力量。所以这个地方,的确是要一段时间的用功的。
    大家有没有问题?无功用住。好,解释一下。
    我们修行是分成两类,第一个是有功用住,跟无功用住。就是说你这种明静不动的相貌,你还要假藉如理作意,还要有一种警觉的作用,你要经常注意,你不注意这个相貌就会失掉,这个就是「有功用住」。反过来说,你这种明静不动的相貌,你不必保持警觉作用,你注意它,它也是明静不动;你不注意它,它也是明静不动,是这种境界,这个就是「无功用住」,你不必去作意这件事情,不必。就是它讲的「任运而转」,这个地方有解释了任运而转,这个是得到「欲界定」的一个相貌。
    唯识学的《百法》有一个「行舍」,善心所有一个行舍。那个行舍就是这样,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叫做行舍。就是平等,你这一念心跟前一念心是平等。你前一念心是安住在佛号,这一念也是安住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