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地闭星受难太平州 地开星拜师采石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本回作者:费安(临风监修)
    诗曰:
    太平翻作不平仇,声噤寒蝉万事休。
    多闭甄言欺攘攘,广开谗路塞悠悠。
    有情明月随首落,无意清风伴血流。
    罔惑千年逐周厉,共和之后几春秋?
    话说大宋政和年间,那圣凌风路新宇,因为一友问医求药,离了师门,往苏州去寻幼时游伴赛华佗王力。这一日正走到太平州境内,见天色将晚,便要入城去寻客店安歇。待进了城,方遇着一路人,正要开口问路,却见那人似受了惊吓般,不采新宇,转身便跑。不期绊了一跤,慌得手脚并用,急急扒将起走了。新宇满腹狐疑,看看自身,浑身上下并无半点不当处。又寻着一行人时,看那人满面通红,连忙摆手走开了,更不愿多说一字。新宇寻思道:“我又非歹人,是何道理!”一连遇了三四个,都不曾透得半句话儿。新宇复观城内景象,只见家家户户皆紧闭门户,路上行人俱低头不语,心下猜疑不定。
    眼看日头西沉,路新宇没奈何,四下奔走,方寻得一客店,内有灯火,只是关着门。新宇把马拴在树上,来到门前,连敲数下,不见人来开。一时心中生嗔,把拳头擂鼓也似再敲,方听得里边有人应答。未几,门开处现出一人来,看他身材肥胖,小心问道:“客官何事?”新宇自没好气道:“不来住店,却到此出殡不成?”那店主人见新宇年少,背着个包,腰里跨着一口腰刀,尽显英雄豪气。又听他口音,放下心来,迎进店中。新宇问道:“主人家,如今尚未入夜,怎的便关着门,莫不是店中客房已满?”店主人低语道:“不瞒小哥,我这里是祖传的家业,放着空房不少。因见你是过路的人,不知此间风土,还是少打听为宜。”新宇见他一团和气,不好再问,只教把那匹马也牵去喂了。
    路新宇进了屋,把包与腰刀都歇了,便见店小二提一壶茶,并几个烧饼进来,陪笑道:“主人家特分付小人送与客人,因着风俗怠慢了,还望客人莫怪。”路新宇肚里寻思了,就问道:“敢问小二哥,这里风俗怎地如此怪异?我自走了许多地方,也不似这等景象。”店小二咳嗽了声,欲言又止。新宇又道:“我着实好奇,但讲无妨。”店小二无奈,待坐下细说,忽听屋外主人家相唤,连忙起身告退。新宇便去怀中摸出一锭银子,与店小二道:“今日赶路劳累,就央小二哥替我安排些酒肉饭食送来,余者俱赏与你。”店小二得了银子,欢天喜地去了。
    比及黄昏前后,店小二搬饭来与路新宇吃,又提了一桶汤,叫新宇洗了手脚。新宇见四下无人,将门关好,斟下两碗酒来,就邀小二哥一同吃。二人吃了一回,新宇复问此间风土人情,店小二方道:“客人是个过路的人,说与你知也不打紧。此事还当由那方腊说起。”新宇问道:“闻说方腊造反,占了歙、睦、宣、杭四州去,这里却干他甚事?”店小二叹道:“为因着这厮,江南各地风声渐紧。我这里本邻着宣州,知州赵奇原是泾国公童贯亲信,武官出身,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行罚较别处更为严苛。今见宣州失陷,每日只是操练兵马。其麾下有一孔目,唤做谭似正,与知州出谋画策,强令城中百姓告发方腊一党。可想这太平州又不曾吃方腊攻陷,那来方腊同党?就中便有阴毒好事之人,寻章摘句,诬告陷害。但有吃人告上公堂者,不分青红皂白,动用酷刑,那个不肯招?只杀得人头滚滚!那等长舌畜生,反得了花红。自此太平州内人人自危,那好利生事的自不必说,便是亲友兄弟间起了口角,恐对面诬告,先往官府告发,断了往来。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只惊得大家再不敢于外言语。店铺亦整日闭门,有客来时方才开,更不敢多说半个字。”有诗为证:
    道旁以目澄心事,噤口避席更畏斯。
    只道乌台蝇犬去,如今又见厉王时。
    路新宇听得此,大怒道:“这太平州的污吏直恁地猖狂!”小二哥苦道:“客人休喧闹,不是好耍!次后更是变本加厉,我说与你知。城内原有个柳秀才,为人最好,虽不是才高八斗,也是个博学之辈。只因梁山泊上的及时雨宋江,那年在江州浔阳楼题下反诗,传到这里。这秀才当时只是夸赞了一二,不想过了数年,亦被谭孔目陈出,竟判了他个斩首的罪名。”新宇暗道:“与那黄蜂刺是一路人。”又听小二哥道:“这个谭孔目亦是此间人氏,原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寻常时只写些话本谋生。不想一朝青云直上,新任知州拔他做了孔目,真是苍天无眼!”新宇打探得清楚,又与店小二吃了几杯,小二哥吃不得了,谢过去歇。新宇自思道:“不想此间百姓直受如此煎熬,若教我梁山众兄长知了,得闲时必来打破城池,杀了这伙鸟人。想师兄前番在庆源大展武艺,与民除害,撩得我心头肉动。只是师父分付我下山不许生事,若要放着这伙奸人在此作恶,不是好汉行径。”又思着朋友的病,一夜无话。
    翌日天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