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天爷不给面子,朱翊钧就带着大明百姓人力胜天。</P>
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这历来天灾不可怕,人祸才可怕,臣以为理当调动京营入陇,不多,一个步营至胜州就可以了,有一个步营在,就有一把刀在,地方上下官吏,如芒背刺则细心办事。”</P>
没有切实的武力威胁,大明这些官僚们多少都有点僵化的毛病,皇帝的直接武装力量在绥远,就可以避免因为僵化和不在意、不上心导致的吏治效率低下造成的人祸。</P>
维新先治吏,这赈灾亦是如此。</P>
“就依先生所言。”朱翊钧对张居正的补充意见非常认可,确实武力威胁必不可少。</P>
朱翊钧看向了万士和问道:“大宗伯,这忠烈的抚恤可曾安排好了若是有人再敢吃绝户,以非刑之正,论谋逆大罪,刘晨晓、刘晨明那个叔父,吃了绝户,还敢和贱儒一起鼓噪风力,朕悔当初没杀了他。”</P>
万士和立刻说道:“刘晨晓那个叔父已经和贱儒一道去了爪哇,忠烈抚恤,臣亲自去问了,并无差错,而且现在京营,每年都会把遗孀遗孤叫到京营来,由都督府都督询问是否有什么委屈,他们的父亲走了,大明京营就是他们的依靠。”</P>
“好,好。”朱翊钧这才笑着说道。</P>
大明皇帝去了祈年殿修省,廷议和操阅军马是一定会去的,其余时间朱翊钧就住在祈年殿,这里不比通和宫舒适,但也比风餐露宿的流民要好上几万倍了。</P>
这七天时间,朱翊钧也没闲着,他动笔,把写了几年的阶级论的第三卷——斗争写完了。</P>
张居正写完第二卷,第三卷迟迟不肯动笔,朱翊钧直接替他写了。</P>
“送三经厂刊印,就写先生的名。”朱翊钧吹干了墨迹,确定最后篇幅是自己想说的内容,交给了冯保,让他刊印,刊行天下。</P>
“陛下,要不问问先生”冯保接过了最后一篇,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啊,先生真没这么胆大包天啊。”</P>
大明皇帝才是天下第一号反贼!</P>
这第三卷的内容,已经确定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大明必亡。</P>
这玩意儿,张居正都不敢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冯保可是记得第二卷分配写出来后,张居正直接烧了,就是他得到了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朘剥和阶级是不正义的、暴力斗争是正义的、暴力斗争的必然和王朝轮回、生产资料再分配的必然性,这些正义和必然,最终指向了第四个推论,帝制必亡。</P>
第三卷《斗争》,还只是大明必亡。</P>
朱翊钧摇头说道:“无碍,让大明再次伟大,也不必一定是大明,可以是中国。”</P>
“陛下…”冯保再俯首,没有再劝了,而是遵循了圣旨,这事儿他冯保劝不动,让张居正来劝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