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开海在稳步推进,正衙钟鼓楼的意义就是授时,以京师为起点的授时,到港海船可以校准时间,计算经度,确定自己在海上漂泊的位置。
正衙钟鼓楼建立的地方,都是以大明礼法为主要文化的羁縻地区。
这...
###风云再起,帝心难测
朱弘历的雷霆手段震动朝野。短短数日,数十名官员被革职查办,其中不乏地方大员。江南、湖广、四川等地均有牵连,一时间,百官噤若寒蝉,内阁之中更是风声鹤唳。
然而,这场风暴并未就此平息。
兵部尚书赵云飞自西南传回捷报??王廷辉已被诛杀,其党羽尽皆伏诛,安南使节亦在押解入京途中。此战虽未动用大军,却干净利落,彻底斩断了土司势力与外敌勾结的阴谋。
朱弘历阅罢奏报,神色未变,只是将密信搁于案上,沉思良久。
“陛下,西南已定,是否还需增派官员前往整顿?”张廷玉低声问道。
朱弘历缓缓点头:“西南之地,民风剽悍,历代土司割据已久,若不加以整肃,终成隐患。朕意已决,命李承业即刻赴任云贵总督,彻查当地官吏贪腐之事,并推行新政。”
张廷玉微微一怔,随即拱手应道:“臣遵旨。”
他深知,这并非单纯的任命,而是皇帝对李承业的一次真正考验。
李承业接过圣旨时,神情平静,心中却已然明了??这不仅是一场治理西南的任务,更是一场政治较量的延续。
###西南乱局,暗藏玄机
李承业抵达云南府后,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当地文武官员议事。
云南府衙内,气氛凝重。
“诸位大人,朝廷此次派遣本官前来,旨在整顿吏治,清查贪腐。凡有涉及王廷辉旧部者,务必如实上报,若有隐瞒,按律严惩!”李承业语气冷峻,目光扫过众人。
座中几位官员脸色微变,尤其是布政使陈德昌,额角渗出细汗。
此人原是王廷辉亲信,在土司政权中身居要职,王廷辉死后,他迅速向朝廷表忠,得以继续留任。如今李承业突然到访,显然是冲着他来的。
“李大人,下官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陈德昌强作镇定,躬身行礼。
李承业淡淡一笑:“忠心与否,自有证据说话。本官今日便先点你一桩旧案??三年前,你私自调拨军粮二十万石,至今仍未归还,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陈德昌脸色骤变,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李大人,此事……此事乃前任土司所为,下官不过是奉命行事。”
李承业冷笑一声:“奉命?那你可曾向上呈报?还是说,你早已与王廷辉暗中勾结?”
陈德昌一时语塞,再也说不出话来。
李承业起身,冷冷下令:“来人,将陈德昌暂且收押,待查明真相后再行定罪!”
几名锦衣卫立刻上前,将其押下。
此举震慑全场,众官员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朝堂之争,愈演愈烈
京城之中,风波再起。
朱弘历召集群臣议事,表面是商议西南局势,实则另有深意。
“西南之乱已平,但朝廷仍需稳固边疆。”朱弘历缓缓开口,“朕欲设立‘西南监察使’一职,专责监督各地政务,以防土司余党死灰复燃。”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陛下,此举恐有越权之嫌。”礼部尚书李承恩率先出列,面露忧虑,“监察使若权力过大,岂非又是一场张廷玉式的专权?”
朱弘历淡淡一笑:“李爱卿,你倒是关心得很。”
李承恩脸色微变,但仍坚持道:“臣只是忧心朝纲紊乱,若人人效仿设立新职,朝廷岂非混乱不堪?”
“混乱?”朱弘历冷笑一声,“那朕倒要问问,当年你们弹劾张廷玉专权,如今为何又要干涉朕的人事安排?”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朱弘历环视群臣,缓缓道:“朕设立监察使,是为了整顿西南,而非掣肘中枢。若有人妄图阻挠,那就别怪朕不讲情面。”
李承恩咬牙沉默,终究未敢再言。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陛下,大理寺审讯结果已出,陈德昌供认曾收受王廷辉贿赂,并私通安南使者,意图策反边军!”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朱弘历神色不变,只是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看来,西南之乱尚未结束啊。”
###帝心如海,暗潮汹涌
夜色降临,朱弘历独坐御书房,手中握着一封密信。
信中内容令他眉头紧锁??
“陛下,西南局势复杂,土司残余势力仍在蠢蠢欲动。更有甚者,安南方面似乎已开始秘密联络其他边陲土司,意图再度掀起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