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乱。请陛下早做准备。”
朱弘历缓缓合上信件,心中已有计较。
“传陆天明。”他低声吩咐。
片刻后,东厂提督陆天明悄然入殿。
“陛下有何吩咐?”
朱弘历淡淡道:“西南之事,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王廷辉虽除,但其影响力仍在,若不彻底铲除土司制度,西南永无宁日。”
陆天明沉吟片刻,低声道:“陛下之意,是要彻底废除土司制?”
朱弘历缓缓点头:“不错。土司制自古以来便是边疆隐患,若不改革,迟早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
陆天明微微颔首:“臣明白。只是此事牵涉极广,若贸然行动,恐怕会引起更大动荡。”
朱弘历嘴角微扬:“所以,我们要一步步来。先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逐步瓦解他们的根基。”
他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与此同时,西南边境,一场新的阴谋正在酝酿。
王廷辉的旧部并未完全覆灭,部分残党逃往缅甸境内,试图借助异族势力卷土重来。
而在京城,李承恩等人也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察觉到皇帝的步步紧逼,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反击。
“不能再等了。”刑部侍郎陈远低声道,“若让李承业彻底掌控西南,我们的计划恐怕全盘皆输。”
李承恩神色阴沉:“你说得没错。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
“可是陛下对他极为信任,若贸然弹劾,恐怕适得其反。”另一名官员皱眉道。
陈远冷笑一声:“那就让他自己犯错。”
几人相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阴狠之色。
他们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在这片风雨飘摇的大地上,一场关乎帝国命运的博弈,正悄然展开……
###暗潮汹涌,杀机四伏
夜色沉沉,京城的街道上寂静无声,唯有巡逻的锦衣卫脚步声回荡在巷陌之间。而在内阁深处的一间密室中,几道身影悄然聚集,低声交谈。
“陛下近来手段愈发凌厉,西南之事尚未平息,又欲设监察使,分明是冲着我们来的。”礼部尚书李承恩神色阴郁,眼中透出一丝不安。
刑部侍郎陈远冷笑一声:“他这是要借整肃西南之名,行清洗朝堂之实。若再不采取行动,恐怕我们这些人迟早都要被逐个铲除。”
“可问题是,如今陛下占据主动,我们贸然出手,只会落入他的圈套。”一名年长官员低声道,“前日朝会上,陛下便已试探过我们,若非有人及时倒戈,恐怕连我们之中都有人会被牵连。”
李承恩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明面上对抗,而是要让他自己犯错。”
众人闻言,皆露出思索之色。
“你是说……”陈远若有所思地看向他。
李承恩嘴角微扬,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阴冷:“不错。我们要让陛下亲手提拔的人陷入泥潭,让他亲手信任的臣子背叛他。如此一来,他便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布局,甚至可能被迫做出退让。”
密室内的气氛顿时凝重了几分。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一名年轻官员皱眉问道。
李承恩轻轻一笑:“这就要看我们的手段了。”
###西南局势,风云再起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府,李承业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整顿工作。
自陈德昌被拿下后,整个云贵官场震动不小。许多原本隐藏极深的贪腐官员纷纷露头,试图向朝廷表忠以求自保。然而,李承业并未轻信他们的言辞,而是下令彻查各地账目,同时派遣锦衣卫秘密调查土司旧部的残余势力。
“大人,卑职刚刚收到消息。”一名锦衣卫悄声禀报,“王廷辉的侄子王世杰逃往缅甸,据说已在当地联络了一些异族首领,意图卷土重来。”
李承业眉头微蹙,目光落在地图之上。
“缅甸?”他低声喃喃,随即抬头看向那名锦衣卫,“可有确切情报?”
“暂时还未掌握详细动向,但据可靠线报,他们正在暗中筹备一支私兵,并试图与安南方面取得联系。”
李承业神色渐冷。
“看来,西南的乱局远未结束。”他缓缓起身,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命各路斥候加强边境巡查,务必盯死这些叛党的一举一动。”
“是!”锦衣卫立刻领命而去。
然而,就在他准备继续部署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心腹幕僚匆匆入内,脸色凝重。
“大人,京城来信。”
李承业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中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西南之事,切勿操之过急。京中风向未定,恐有人借题发挥。望谨慎行事。”
落款之人,正是张廷玉。
李承业沉思片刻,随即缓缓合上信件,心中已有计较。
他知道,这场较量不仅仅是边疆治理的问题,更是一场朝堂上的生死博弈。而他,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京城阴谋,步步为营
回到京城,朱弘历端坐御书房,手中握着一封来自西南的密奏。
“李承业果然不负所托,短短数日便已掌控局面。”他淡淡说道,目光深邃。
陆天明站在一旁,微微颔首:“陛下英明。不过,属下也听闻京中有传言,称李承恩等人正在暗中策划反击。”
朱弘历嘴角微扬:“他们想做什么?”
“具体尚不清楚,但据东厂探子回报,近日以来,李承恩、陈远等人频繁会面,似乎在商议什么重要之事。”
朱弘历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神色不变:“让他们继续谋划吧。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陆天明微微一怔:“陛下不打算阻止?”
“何必阻止?”朱弘历淡然一笑,“让他们先动手,朕再顺势反制。如此一来,便可将他们彻底铲除。”
陆天明拱手应命:“属下明白了。”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陛下,户部尚书周世昌病重,已无法理事,请求致仕。”
朱弘历闻言,眼神微闪。
周世昌……这个曾经权倾一时的老臣,如今终于撑不住了。
“准其所请。”朱弘历淡淡吩咐,“另命吏部尽快拟定接任人选。”
待太监退下后,陆天明低声道:“陛下,周世昌虽已失势,但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不加以防范,恐怕日后仍会成为隐患。”
朱弘历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紫禁城灯火,缓缓开口:
“无妨。朕早已布下棋子,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一网打尽。”
夜色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