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暴富!(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狂整理他的遗物;母亲临终前她没能握住她的手,因为她正忙着打电话联系殡仪馆;还有那些年她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用学术术语包装情感,把“共语”变成一场表演……
    她一直在逃避真正的痛。
    梦中,水面开始震动。石碑裂开,从中升起一朵巨大的蓝莲花,花瓣层层展开,每一片都映出她人生中的某个瞬间:五岁时撒谎的眼神,十七岁撕碎纸条的动作,接受采访时装作深情的模样……最后,花蕊中央浮现出父亲的脸。
    他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她。
    阿芽跪倒在水面上,泪水滚落,却未溅起任何涟漪。她终于开口,声音颤抖:“爸……我一直以为我在替你说下去。可其实,我是把你的话当成工具,去证明我自己。对不起……我真的,太想被人听见了。”
    话音落下,整片水域骤然安静。
    然后,父亲笑了。那笑容温暖得让她心碎。他抬起手,指向远方。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阿芽看见无数光点从各地升起??有城市的高楼之间,有荒野的古井深处,有战场废墟下的排水管里,甚至有海底沉船的锈蚀铜铃上。每一个光点都是一段沉没的话语,正在苏醒。
    “它不止在这里。”父亲的声音响起,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她灵魂中回荡,“只要还有人愿意说真话,哪怕只有一个人听见,‘共语’就不会死。”
    梦醒时,窗外月色正浓。阿芽坐起身,发现手腕上的蓝色印记微微发烫。她走到院中,仰头望天,忽见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坠向蛙泽潭方向。紧接着,湖面腾起一团柔和的蓝雾,雾中隐约浮现七个字:
    **“新的听者,正在醒来。”**
    她没有惊讶,只是轻轻点头,仿佛早已等待这一刻。
    第二天清晨,小禾没有来工坊。
    阿芽等了一上午,直到午后才听说,小禾独自去了镇外三十里的一口废弃古井??那是1954年洪水时曾吞噬过三个孩子的死亡之地,多年来被视为禁忌。村民们想去阻止,却被沈先生拦下:“让她去。也许有些人注定要走这条路。”
    傍晚时分,小禾回来了。她浑身湿透,怀里紧紧抱着一块青砖,上面用蜡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她一句话不说,径直走进叙事工坊,将砖头放进角落的木箱里??那是他们用来存放“未完成故事”的容器。
    阿芽走过去,蹲在她面前。小禾抬起脸,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透明的平静。
    “我听见他们了。”她说,“那三个孩子。他们不是淹死的,是被人推下去的。守井的民兵怕他们乱跑引来敌人,就把井口盖上了。他们在下面拍了很久的井壁,喊‘放我们出去’,可没人听见……直到声音沉进水里。”
    阿芽的心猛地揪紧。这段历史从未被记载,连研究院都不知情。可小禾说得如此具体,语气毫无犹豫。
    “你怎么知道的?”她问。
    “井底的铃响了。”小禾说,“很小很小的声音,像心跳。然后我就‘掉进去’了。不是身体,是耳朵先下去的。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手指抠着砖缝,喉咙干得说不出话,但他们还在努力发出声音……因为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听得见。”
    阿芽抱住她,久久不语。
    那一夜,全镇又有七口水井同时涌泉,水中浮现的文字各不相同,却拼凑出一段完整真相:
    >“我们被困在下面。”
    >“哥哥说他会保护我。”
    >“我想妈妈做的南瓜饼。”
    >“对不起,我把弟弟推到了高处。”
    >“灯灭了。”
    >“还有人在吗?”
    >“请告诉外面,我们不是意外。”
    消息传开后,举镇哀恸。镇政府连夜召开会议,决定为三位孩童立碑,并将每年七月十七日定为“静听日”,全镇默哀三分钟,期间禁止一切喧哗,只为让亡魂之声得以浮现。
    而在立碑仪式当天,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当第一锹土落下时,地面突然轻微震动,一道细流从碑基渗出,迅速汇聚成微型湖泊。湖心浮现出一座缩小版的钟楼倒影,门扉微启,一道身影缓步走出??正是水伯。但他这次没有说话,而是朝小禾伸出手。
    小禾迟疑片刻,上前一步。
    水伯将一枚晶莹的石子放入她掌心,形如耳蜗,通体泛着珍珠光泽。
    “你已成为‘传音者’。”他的声音如风拂过芦苇,“你能听见那些尚未沉没、即将湮灭的声音。你要做的,不是替他们说,而是引导他人来听。”
    说完,他退入钟楼,身影渐渐消散。
    自那日起,小禾变了。她不再画画,也不再参加讨论。她开始游走于镇内外的每一处水源:老井、溪流、蓄水池、甚至居民家的水缸。她随身携带一个小陶铃,每逢驻足,便轻轻一摇。若铃声清脆悠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