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又心急如焚,八月一过,便入深秋,宝玉和夏姑娘婚期临近,岂能不焦急。
唯独宝玉不愿如王夫人这等煎熬,只一味在心中胡混,找风花雪月之事取悦自己,忘记恼人的床榻无能。
胡太医再开之药,因没了虎狼之力,里头竟掺杂些桔梗丶甘草丶连翘丶薄荷等清热药材。
彩云每每熬制药汤,总会散出浓浓草药芬芳。
宝玉偶尔闻到,自我陶醉称诸般香味,唯有药香才是最雅。
还让彩云拿药到房中来煎,弄得满屋子烟熏火燎,他还自以为清雅卓绝,颇有些商女不知亡国恨之羞。
彩云见了心中不免膈应,自她到了宝玉房中,愈发清楚她以往不知的荒唐。
这二爷床上都不中用,也不懂烦心治愈之事,每日说些莫名其妙怪话,一辈子这麽长,他可怎麽混过去。
……
此时贾母七旬大寿,但贾琮往常早出晚归,忙于衙门公务,连给贾母请安都是几日一次。
贾母不指望他做小儿女状,人生七十古来稀,高寿喜庆之日,少不得让最宠爱的宝玉承欢膝下。
便让人去东路院,催宝玉搬回西府,陪伴自己过七旬寿辰。
宝玉已在东路院住了月余,王夫人知道如还藉口推脱,老太太这等内宅翘楚,必定就要生疑。
她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宝玉先搬回西府,其中不情不愿之意,放在往日未免不可思议。
宝玉临去之前,她又叫到房中嘱咐,对回西府满是喜悦憧憬的儿子,谆谆教诲,晓之以理。
告诫他日常房中值夜,不可让秋纹丶碧痕等近身,更不许厮混,以免露出破绽。
王夫人也是用心良苦,做母亲连儿子房事都要规划,只怕也是极少见的。
宝玉自重新回到西府,开头几日心情十分舒畅。
因贾母三日寿辰之期,各家勋贵老亲纷纷上门庆贺。
宝玉因此能日日见到姊妹们,相比上月在东路院过得狼狈寡淡,此刻心中受用无比。
虽各人对他神情各异,迎春大方谦和,探春微有矜持,黛玉爱理不理,湘云依旧爽朗浪漫。
但宝玉还是兴致勃勃,每日早早到荣庆堂陪伴贾母。
因姊妹们也会大早入堂陪伴贾母,帮衬接待贵勋亲戚女眷,即便黛玉膈应宝玉,也没理由推脱不来。
……
荣国府,贾琮院。
阳光明媚,秋风细细,倩影往来,笑语不停。
龄官带着小丫鬟在清洗晾晒夏装,空地上挂五颜六色的衣裳,随风微微飘扬,旁边还摆两个樟木衣箱。
英莲在游廊上向阳的地方,蹲在一边哼着小调,将许多书籍摊开晾晒,微风将她鬓边青丝吹得缭乱。
正房之中,芷芍帮贾琮换上新做湛蓝暗花团纹软袍,扣好盘扣,捋领整袖,修饰仪容。
因贾母三日寿期过去,荣国府又迎来喜事,便是王熙凤的大姐儿满月之喜。
大姐儿养了一月,去了落地时胎气,出落得白嫩乾净,眉眼清晰,十分讨人喜欢。
迎春丶黛玉等姊妹近日来给贾母请安,从此多了个去处,便是去王熙凤院里逗弄大姐儿。
王熙凤因贾琏流配边关,碍于家门礼数,不好大肆操办。
只邀王家在京至亲丶两府家人在大花厅吃席庆贺,虽不太喧哗热闹,倒也轻便简单。
芷芍给贾琮换穿新衣,正是午时要去西府吃满月酒宴。
院门处晴雯手拿个红绸锦盒,另有一份书信,快步走入正房。
说道:「三爷,你让人打的金镯子已送来,还有一份邮驿送来的书信。」
芷芍接过晴雯手上锦盒,见里面放只金手镯,十分耀眼漂亮。
手镯雕成缠绕的玉簪花枝,接口处能收缩,金光灿灿,样式精美。
芷芍笑道:「三爷可真有心思,这小金镯好生别致,大姐儿即便长大后也能戴。」
这只金镯子是贾琮送给巧姐的满月之礼,不过如今还没巧姐这个名字。
府上人只叫她小名大姐儿,因为她是长房长女。
贾琮自然不会多事,抢先给她取名巧姐,他对原先的轨迹饶有兴致。
不知是否真有位刘姥姥,也不知她何时会入贾府,或许世事变迁,支线迷离,早已没有这个人物。
……
晴雯拿来的书信,贾琮倒是有些好奇,所谓邮驿是官府公办的邮站,可为普通人寄送物品和信件。
但贾琮在神京之外,多是和金陵辽东通讯信息,一般都通过飞羽传送,很少有人用邮驿给他送信。
等到他拆开书信看过,不禁吃了一惊,这份信竟然是甄芳青所写,从常州邮驿发出。
因为官办邮驿传送信件缓慢,这封信在路上走了半月之久。
还有一点他能想到,甄芳青用邮驿传信,出人意表,反而不容易泄露。
自从上次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