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鸳盟牵国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评事吴宏图登门拜访,向他询问甄芳青的下落,并透露宫中已下旨缉拿甄芳青。
    贾琮便一直密切关注事情动向,前几日他曾和杨宏斌聚会小酌,曾直言不讳问起此事进展。
    依照他和甄芳青的特殊关系,关注此事也在情理之中,真要装做漠不关心,反而让人生疑。
    加之他和杨宏斌相交颇深,对方又是精明练达之人,在他面前直言不讳,比起拐弯抹角更爽利。
    ……
    杨宏斌对贾琮也不隐瞒,言道自八月入秋,北方大漠临近入冬,残蒙精骑偷关抢掠,已呈抬升之势。
    因今年入秋比往年早些,大周军方例行粮草冬衣等物资运送,也比往年提前一月。
    京中五军营各军频繁调动,陆续开往九边重镇轮换整军,重点两处便是宣府镇丶大同镇。
    当今圣上对残蒙土蛮部安达汗野心勃勃,积蓄实力,厉兵秣马,一向十分忌惮。
    担忧道路粮草运送,各军调动轮换,会被神京内外残蒙细作探知。
    下令锦衣卫丶推事院丶大理寺等官衙,加大神京内外及北上各城邑,稽查戒备丶审讯断案之责。
    对于偷传泄露国事要秘之人,严查深究,但有破获,皆杀无赦。
    上月大理寺曾派一批干员,南下搜寻甄芳青下落,但时间过去一月,至今毫无所获。
    正值秋冬九边军备之时,朝廷大肆搜捕奸邪细作,大理寺人手吃紧,部分南下干员将会调回。
    ……
    贾琮听了杨宏斌所言,知晓甄芳青隐匿不出,如今还是安然无恙。
    只是不知她具体下落,心中难免挂念担忧,如今看过这份书信,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甄芳青在信上说,半月前从常州海山渚乘船出海,去往东海一处安身之所,一切安好,勿用挂念。
    这封信虽简短,但意思清晰明了,透着一种安然和笃定。
    贾琮本想通过鑫春号经营的渠道,将甄芳青送往福州避祸,没想到她别出蹊径,乘船出海安顿。
    但他稍微思量此事,对甄芳青出海避祸,并不感到多少意外。
    甄家二房本就以外海商贸富甲江南,手上掌握金陵规模最大民间海船队。
    多年外海行商的经历,让甄家二房在外海留下后路根基,这并不算什麽奇怪之事。
    东海之上岛屿密布,多为无主之地,多年海运航行,发现几次避风栖息之地,并不算太难。
    甚至凭着甄家二房多年海贸人脉,甄芳青如北上琉球,南下苏禄,或是其他海上岛国。
    那些地方久受中原法统浸润,言语习俗和中原无异,藏身之所广袤无边。
    只怕朝廷倾尽举国之兵,也无法找到甄芳青的下落。
    贾琮此时突然明白,在甄家面临大祸之前,甄家那只规模可观的海船队,为何恰逢其时出海失踪。
    这必是甄芳青早已筹谋的退身之路,不管如何,甄芳青危难已去,从此可安枕无虞,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从此海天远隔,自己和她不知是否还能重见?
    贾琮想起那次城外送行,倾心相谈,亲昵缠绵,心中难言怅然。
    ……
    时间接近午时,贾琮便去西府大花厅赴宴。
    进了花厅先和贾母请安,又亲手给大姐儿戴满月金镯,略坐闲话几句,便去了花厅抱厦男席。
    此时宝玉也前后脚到席,大姐儿满月酒席,他本要和贾琮一起,只坐外头男席。
    但他赖在女席上闲话,把贾母哄得十分开怀,让婆子在自己身边设座,让宝玉坐了女席。
    贾琮看到几座女席,皆为莺莺燕燕,唯独宝玉一个男子,心中有些耻笑。
    等到明年夏金桂嫁进二房,不知宝玉还能不能这麽作,那可是个烈货醋坛子……
    因王熙凤低调行事,外客只请了王家在京亲眷,所以人数并不是很多。
    贾琮看到王子腾正和自己同席,他作为王熙凤的二叔,侄孙女满月之喜,请帖自然少不了他。
    别家亲眷遇到新丁弥月酒宴,多半也携带女眷子嗣上门道贺,以示家门兴旺吉利。
    唯独王子腾是独自赴宴,王熙凤的二婶张氏和堂弟王义,根本就不见踪影。
    这倒不是王子腾失礼,因那年王张氏在给贾母贺寿时,因嘲笑贾琮寿礼低微,闹出好大一场笑话。
    贾母因此此事,对王张氏厌恶之极,后来王张氏暗中陷害贾琮,让贾王两家从此相敬如冰。
    王子腾也从此失去贾家人脉扶助,一直困守京营节度使空名,被嘉昭帝当棒槌使用。
    他如今还有脸出入贾府,也算心胸宽大之极,哪里还敢带夫人和儿子上门。
    如果他真做这种傻事,即便贾琮不会翻脸,贾母只怕也要立刻翻脸,趁势断了和王子腾所有牵扯……
    ……
    一场满月酒宴,喜气洋洋,宾主皆欢。
    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