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郭志贵神情微微一愣,觉得这粮店名字,似乎有几分熟悉,好像在那里见过,只一时想不起来。
……
这时店里走出一人,看起衣着应该掌柜,三十多岁年级,身材微胖,笑容可掬,左颊长了颗黑痣。
神情惊悚问道:「官爷,小人是本店掌柜曾达全,小店可是正经买卖,不知官爷上门,有何贵干?」
郭志贵说道:「我等奉上峰军令,眼下守城要紧时刻,城中所有存粮一律徵用。」
说完便挥手示意,侯良带了两名兵丁,冲入米店粮库清点存粮。
没过一会儿,侯良出来说道:「把总,库房中存有各式米粮面粉,共计四百三十袋,共计千馀石。」
郭志贵听了微微吃惊,自从蒙古人攻城开始,城内各大米粮店粮价飞涨,依旧每日被百姓排队抢购。
这家鸿丰米店还有千馀石库存,当真是奇货可居,只要徵收掉这批粮食,今日征粮份额就完成了。
掌柜曾达全苦着脸说道:「官爷,我这可是小本买卖,你们要是把粮食都收走,我这一家老小可吃什麽。」
曾达全话音刚落,守护店面的几名大夥,各自都聚拢过来,虽然没有过激举动,但他们手中都还提着棍棒。
候良等人顿时心生警惕,众兵士人人戒备,个个都手握刀柄。
……
如今宣府镇被围困,城内人心惶惶,官兵强征粮食,被百姓抵触甚至冲击,都不是什麽奇怪事情。
征粮队这一路顺畅,不过是运气较好,并没有遇上什麽硬茬子。
但这家鸿丰米店虽不起眼,但存粮却十分丰足,而且还有壮汉看店,本来就有些根底,征粮兵丁不得不防。
正当气氛有些紧张,突然听到有人说话:「曾胖子,朝廷征粮为抵抗蒙古人攻城,你在这里墨迹什麽!」
郭志贵回头看去,来人正是巡城校尉陈三合,当日是他引郭志贵等人入城,也是他传令让自己等人征粮。
曾达全看到陈三合,就像是看到救星,神情不由大喜。
忙上前说道:「原来是陈二哥,这些军爷来店里征粮,我这小本买卖,哪里经得住这个。
劳烦陈二哥给说个人情,他们定是你的军中袍泽,大家都是自己人。」
陈三合不耐烦说道:「旁的人情我可以卖你,但征粮是大帅的军令,关系宣府镇守城大事。
当兵的填不满肚子,如何能守住宣府镇,要是城池被蒙古人攻破,大家都是一个死,留着这些粮食有屁用!」
陈三合对郭志贵说道:「他是我远房表弟,虽是我的亲眷,但眼下面临生死关口,我是绝对不会徇私。
郭把总照规矩办事就成,该怎麽徵收就这麽徵收。」
郭志贵微笑说道:「既然是陈校尉的亲眷,总要予些方便的,库存粮食全部徵收,铺面上粮食就留作口粮吧。」
……
这铺面上摆设各式米粮,都是用来做生意贩卖,少说也有三十多袋粮食,作为口粮可数量不少。
陈三合笑道:「那就多谢郭把总承情了,我看你们粮车已装满,没有多馀车辆。
让曾胖子用车马来装粮食,你带着他们运回粮库即可。」
曾达全听着这话,满脸懊丧神情,大概是表兄不卖人情,不仅赔上了粮食,还饶上车马运送,让他心情郁闷。
陈三合和郭志贵寒暄几句,便独自告辞而去,曾达全虽满脸不愿,但还是牵出车马。
几个守店大汉也没异动,甚至放下手中棍棒,帮着征粮兵卒搬抬粮食。
等到米店库房搬空,运粮队所有大车满载,已经是日落西山,天色也渐渐昏暗。
运粮队押运车辆返回,到达军囤粮仓入库,天色已漆黑一片,曾达全有些垂头丧气,带着手下大汉空车返回。
……
郭志贵等三人走出粮仓,候良向北城门方向望去,神色有些意外迷惑。
说道:「把总,照蒙古人前几日攻势,午后到日落前,都会有两轮攻城,今日却毫无动静,好像有些奇怪。」
郭志贵说道:「蒙古人攻城数日,毫无所获,我们伤亡不少,蒙古人也损失不小,估计在整顿兵马。
我听军中武官说起,昨日军中派出信使斥候三十人,想从南城门突破重围,向朝廷和其他军镇求援。
今日凌晨之时,三十名斥候的尸体,被蒙古人在城外堆成京观,竟无一人突破重围。
今日攻城势头减弱,蒙古人必有打算,明日攻势多半愈发猛烈,如今也是熬一天算一天。」
三人都是神情默然,蒙古人围困四城,宣府镇信报无法送出,城破只怕难以避免,到时满城军民,难逃玉石俱焚。
徐福辉说道:「这次想要活命,只怕不容易了,多想也是白费,今日被派征粮,可以稍晚些回营。
把总,如今离开宵禁还有些时辰,不如咱们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