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隽彩满城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百姓倾慕科举盛世,甚至还花样百出,彩绢飞舞,词章传唱,众人相和,堪称科举夸官之佳话。
    当今圣上降下龙恩,让今科一甲进士御街夸官,就是为彰显贵庶同列,清正公允,科举抡才之真意。
    百姓如此热烈迎合,不正说明国朝科举,百姓敬仰,舞弊阴霾,春风化雨,陛下圣德,威服四方。
    这等政德昭昭之事,自然不好草草结束,作为礼部官员,这般远见格局,绝对不会缺少。
    所以在当遭遇彩绢飞舞丶满街传唱等轶事,导引路途的礼部官员,便有意放缓脚程。
    整个夸官队伍的行进,自然也慢了下来,街上百姓围观同乐,也越发炙热高潮,久久不衰……
    至于整个御街夸官,光彩耀眼的榜眼郎,而不是状元郎,对两位礼部官员来说,也毫不是问题。
    御街夸官之荣,本来就没规矩,一定要状元最荣耀,一甲三人各凭人缘本事罢了。
    况且贾琮最出彩风光,两位礼部官员更加乐见其成。
    因为贾琮和礼部一向关系良好,而且还与礼部颇有渊源。
    当年他下场雍州院试,身为主考官的礼部尚书郭佑昌,慧眼识珠,将他点为当年院试案首。
    郭佑昌可是贾琮的举业座师,贾琮是他正经门下弟子,这等关系在官场算十分密切亲厚。
    在两位礼部经历眼中,贾琮相当于礼部自己人。
    不要说他少年得意,官爵贵重,本就是官场上该拉拢亲近之人。
    单单顾及本衙上官情面,他们对贾琮多得风光体面,都是乐而为之的,这也是官场人情世故……
    ……
    于是,原本盏茶功夫就能走完汉正街,愣被两位礼部官员走出两顿饭功夫。
    参与游街的进士们都是盲目跟从,谁也不会去催礼部官员快些走路……
    等御街夸官队伍走出汉正街,整条街道的气氛几乎燃烧到鼎盛,比起逢年过节还要热闹。
    更吸引愈来愈多的神京百姓,从四面八方闻风而来,瞻仰今科进士的风采。
    这些百姓更多注意力,都冲着那位光彩夺目,引动香帕飞舞丶众人唱和的榜眼郎。
    这一路上神京百姓被点燃的热情,并没因离开汉正街而消退,而是一路攀升,文华雅事,轰动全城。
    原本御街夸官之行,半个多时辰就能完结,最终花了一个多时辰,进士队伍才走到礼部衙门。
    探花陈启瑞兴高采烈,一路和贾琮聊得热络。
    状元张文旭脸色苍白,魂不守舍,整个人似乎都要虚脱……
    ……
    三百进士入礼部衙门,被告知明日午时,礼部大堂召办恩荣宴,以祝今科进士及第之喜。
    大学士王士伦丶吏部尚书陈默丶礼部尚书郭佑昌,以及其他春闱属官都会出席。
    众进士听了此事,皆心头雀跃,精神振奋。
    进士及第,皇家赐宴,自古有之,最富盛名的进士赐宴,莫过于前宋琼林宴,因在皇家花园琼林苑设宴而得名。
    到了大周立国,琼林宴便改名恩荣宴,设宴地点改为礼部大堂。
    恩荣宴虽是皇家设宴,但皇帝多半不会出席,多派皇胄亲王或朝中高管主持。
    此次恩荣宴主宴之人,乃是当今皇弟康顺王爷,也算规格隆重。
    但是贾琮想起王妃猝然过世的赵王,心中却有了其他想法。
    主持进士恩荣宴是荣耀之事,担任主事之人,必定要因此积蓄名望。
    前几次恩荣宴都是赵王主持,但这次却改成一贯闲散,游离朝政之外的康顺王爷。
    其中深意不言而喻,皇帝经过金陵卫军大案,心中疑窦猜忌生根,对皇子问题越发谨慎,不想再向朝臣传递错误信号……
    ……
    等到官事完毕,众进士纷纷离开礼部官衙,各自返回住处。
    今日他们天未亮起身入宫,参与整场传胪大典,人人都枯站一个时辰。
    之后又出宫御街夸官,除一甲三人骏马得坐,其他进士都是脚底板走路,人人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唯独探花陈启瑞,依然神采奕奕,言语热络和众进士寒暄道别,还与贾琮言道恩荣宴之后,再约小酌之日。
    等到三百进士从礼部衙门鱼贯而出,散于神京各处,关于今日御街夸官的轶事,也飞快在城中流传……
    ……
    荣国府,荣庆堂。
    当宫中传胪大典结束,没过去多少时间,东西两府便开始宾客盈门。
    这些客人不是贾家世交勋贵,就是故旧老亲,另有贾政丶贾琮的官衙同僚,总之都和官场脱不了干系。
    他们会在传胪大典结束,才纷纷上门道贺,就是知道贾琮为一甲进士,宫中必定要加封官职。
    只有知道最终结果,他们上门道贺,才好把控言语尺度,斟酌利益远近,这是官宦之门交往迎合常理。
    今日朝中四品以上高管,皆参与传胪观礼,皇极殿散班之后,贾琮得封翰林学士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
    此时上门到府之人,都是心知肚明,庆贺之语也愈发热络亲切。
    不要说武勋之家出了翰林学士,即便世宦文官之家出了翰林学士,那也是来不得的大事。
    更不用说这位翰林学士才十五岁,本就官爵隆重,光彩耀眼,如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来的前程注定难以限量。
    贾政在荣禧堂替贾琮待客,更听了一肚子好话,人人都称他慧眼识珠,贾琮少时便看出其卓异之处,恩遇宽待,方有贾家今日之荣。
    这些捧场奉承之言,将贾政听得晕乎乎,乐淘淘,如踩云端,实不知身在何处……
    而那些同来堂客女眷,入内院荣庆堂向贾母道贺,言语更加热烈,开口一甲进士,闭口翰林人家,将贾母哄得十分开怀。
    这些女眷上门,不少还带闺中女儿,一道向贾母贺喜,形状也比旁人更亲切些。
    只是这些女客入荣庆堂时,都看到极其怪异的一幕。
    贾家昔日凤凰公子,盛传衔玉而生的宝玉,竟当着客人之面,直愣愣跪在荣庆堂门口,现状颇为狼狈。
    要说向自己这些客人敬礼,这世上也没怎麽大的礼数,却不知贾家在这大喜之日,闹的什麽玄虚……
    (本章完)
    </ins>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