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安。
世家地产,大通坊门店。
“卧槽!!”
“好多报刊亭,《翰林》都卖断货了。”
听着对面同事的惊叫,正准备联系顾客看房的李晟,愕然抬起头来。
“不可能吧。”
李晟忍不住道,“你这从哪里看来的假消息?在长安呆了这么多年,我从还没有听说《翰林》卖断货过!”
“是啊,前几年《翰林》销量最火的时候,也是随去随有,怎么现在就不够卖了?”
旁边有另外的同事,参与了进来,“我看微博有好几个专家说,《翰林》连载唐渊的小说,销量会下跌呢。”
李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那样的论调,他自然也是看到过的。
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
《翰林》销量下不下跌,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当然,《翰林》他还是会去买一本的。
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三国演义》后面的情节,到底会怎么发展。
反正也不贵,才十块,就一顿早餐的钱。
“专家的话你们也信。”
对面同事笑道,“我这是从同学群看到的。”
“我有好多同学参加了今年的县试,有几个运气比较好,过了。”
“这期《翰林》不是刊载了唐渊的小说么?”
“他们就想买一本回来,沾沾满分案首的才气,看能不能把府试也过了。”
“结果,他们跑了好几家报刊亭,都没买到《翰林》,都特么早早卖光了。”
“这样也行?”
李晟有点懵。
前几天的县试中,唐渊得了100分,成为近十几年来第三个满分县试案首的消息,几乎已是人尽皆知。
他当时虽惊讶了好一阵,却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因为他有自知之明,参加一次县试之后,就彻底绝了获取功名的念头。
却不料,竟有府试考生想要通过买刊载有唐渊小说的期刊,来沾他的才气。
科学发展到现在,早就不兴搞迷信活动了。
之所以这么做,估计也就是图个心理安慰,跟平时烧香拜佛差不多。
全国参加府试的,就算比参加县试的少个十倍,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如果他们都抱着沾才气的想法去买《翰林》,还真有可能把这期刊买断货。
“我出去看看。”
李晟回过神来,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两三百米外的街口,就有一家报刊亭。
还隔着几十米远,李晟就看到那报刊亭门口已是竖起了醒目的牌子。
上面写着:《翰林》已售罄,请明日再来!
李晟有些不信邪,又跑了附近的几家报刊亭,都无一例外地竖起了牌子。
甚至有一两家报刊亭,还在牌子上赤裸裸地写着“要沾满分案首才气,就来买《翰林》”之类的广告词。
特么的!
跑出一身大汗的李晟,站在街边,忍不住爆起了粗口……
……
像李晟这样。
初时不着急,结果想买的时候,《翰林》已经买不到的,绝非个例。
期刊不够卖……
许多人听说这事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在开玩笑。
可这种已不知多少年不曾发生过的事情,今天却无比真实地发生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买《翰林》失败的遭遇,分享到各个社交媒体平台。
而后,众人才猛然惊觉。
原来不只是自己这里的《翰林》卖断了货,全国的情况,竟也都差不多。
惊奇之余,更多人参与进了讨论中,许多媒体记者,也开始闻风而动。
不知不觉间,相关事件爬上了抖音热榜,连微博热搜也悄然多出了两条。
#《翰林》断货#
#买《翰林》期刊,读唐渊小说,沾案首才气#
甚至还有非常会蹭热度的自媒体大V,很及时地做了一个投票调查。
内容:你为什么买,或打算买今天的这期《翰林》?
选项有三。
一、《翰林》好看。
二、《三国演义》精彩。
三、沾沾唐渊才气。
短短几个小时,投票人数就多达百万,其中选一的有37.1%,选二的有23.1%,选三的,竟多达39.8%。
这个投票不一定准确。
但可以说明一点,冲着唐渊这个满分案首名头,去买《翰林》的人非常多。
甚至比《翰林》的固定读者,都还要多。
这个现象,引发了无数微博大V的惊呼,更有大V为此而痛心疾首。
比如,一个名叫“阎广志”、认证为“建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的大V,就在微博长篇大论地拼命疾呼。
「看到《翰林》卖断货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