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兵把守,百姓被迫围观。刽子手高举铁钳,火焰跳跃,眼看就要夹向那人舌头。
就在那一刻,异象突生。
全城井水骤沸,喷涌三尺;街边老槐无风自折,枝干指向刑台;更诡异的是,所有囚犯镣铐同时断裂,狱中哭嚎化作齐声诵念??
“宁负千军,不负一心。”
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射而下,正正落在刑台上。
众人抬头,只见乌云竟缓缓聚成一行大字,横贯天际:
**我在此山,立地成仙。**
刹那间,万人跪倒,泪流满面。
连监刑的宰相都踉跄后退,口中喃喃:“难道……真有神仙?”
三天后,皇帝下诏大赦天下,废除心监司,重开书院,召回流亡学者。那位医者虽已奄奄一息,却被秘密救出,送往南方深山疗养。
而这一切的背后,没有人知道,那一日的天地异象,并非神通显化,而是整座心岳,在顾元清引导下,借天地之势,共鸣人心之愿,短暂撬动了命运的齿轮。
那一夜,顾元清耗尽心力,昏倒在茅屋门前。
少女守山人将他扶起,泪水滑落:“您何必如此?您明明可以什么都不做!”
顾元清睁开眼,虚弱一笑:“你说错了……我一直在做。每一阵风吹过山岗,每一片叶落入溪流,每一次孩子问‘为什么’,都是我在说话。”
他抬手指向星空:“你看,北斗第七星亮了些。那是‘觉’星,唯有至诚之心才能点亮它。萧寒做到了,所以他没死。”
少女怔住。
“他还活着?”她颤声问。
“不仅活着,”顾元清轻声道,“他已经成了‘道’的一部分。就像当年苏婉卿双目失明后,反而看得比谁都清楚一样。有些人,必须失去一切,才能真正看见。”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春分。
山中梅花再度盛开,洁白如雪,香气弥漫十里。
这一年,山外来了一群特殊的孩子??全是盲童。他们由各地义塾送来,据说只要在心岳住满七日,便能“听见光”。
少女守山人带领他们登山,一路讲解风的声音、水的节奏、树的脉动。孩子们起初惶恐,渐渐安静,到最后竟能凭脚步判断地形起伏,靠呼吸感知天气变化。
第七日清晨,他们在山顶围坐一圈,齐声诵读:
“一人持剑,万人安心;
万人持心,天下自安。”
话音落下,整座山脉轻轻震动,梅树齐摇,花瓣如雨洒落。其中有几片,恰好落在每个孩子的掌心。
奇迹发生了。
一个女孩突然流泪:“我看见了……不是颜色,是温度。我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在扫雪,他的心很暖……”
另一个男孩激动地喊:“我看见一条山路,很长很长,很多人走过,他们的脚印连在一起,像一条河!”
少女守山人含笑不语,转身望向茅屋。
顾元清站在门口,手中握着一支新笔,身旁堆满了写好的书稿。《立地成仙录》已完成九卷,最后一卷尚未动笔。
他知道,该写结局了。
但他也知道,真正的结局,从不属于书写之人,而属于后来者。
于是他在第十卷首页写道:
>**此书无终章。**
>
>因为每一个读它的人,都是下一章的执笔者。
>
>若你翻至此页,请停下片刻,闭上眼睛,问问自己:
>
>“此刻,我的心,是否清明?”
>
>若答案为是,则你已踏上心岳之路。
>
>若答案为否,也无需懊悔。只需记住:迷途之时,不妨回头听听风声,看看落叶,想想那个扫地的老翁。
>
>他从未离开。
>
>他就活在你每一次选择善良的瞬间里。
写罢,他将笔轻轻搁下,走到院中那棵最老的梅树前。树根旁,插着一把锈剑,早已化作泥土,唯余一朵梅花年年绽放。
他伸手抚摸树皮,低声呢喃:“萧寒,你听见了吗?花又开了。”
风穿过林梢,带回一声极轻的回应:
“老师,我也种下了一棵树。”
顾元清笑了,眼角泛起泪光。
他知道,那棵树不在山中,而在千万人心里。它不靠雨水生长,而是以信念为根,以行动为干,以牺牲为叶,以希望为花。
多年以后,当文明陷入空前危机??资源枯竭、气候崩坏、战争再起,人类濒临灭绝之际,一群少年在废弃图书馆的地下室发现了那本《立地成仙录》。
他们读着读着,忽然明白:拯救世界的,从来不是科技或权力,而是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