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吃什么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章吃什么饼?(第1/2页)
    不得不说,埃及十字军,还是吸取了早年耶路撒冷王国的教训。
    在第一次十字军建立了四个国家后,法兰克人对当地的统治,其实是相当松散的。
    好的方面,这叫降低了行政负担,返璞归真。
    从坏的方面来说,国家里就真只有法兰克人可以充当统治基本盘。
    无非是巴勒斯坦地区本地人本来就不多,加上欧洲长时间的移民,才撑出来一个大约十几万人的法兰克人盘子。
    这个法兰克人指的是欧洲天主教徒。
    除去这十几万人外,王国的统治,就相当的薄弱了。
    即便是希腊东正教徒,也被排斥在统治圈子外。
    而他们连传教的兴趣都无,也立法禁止混血。
    从扩大国家规模的角度来说,这无异于自缚手脚,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种事在欧美其实又挺常见。
    毕竟特权这种东西,参与的人越多,也就越不值钱。
    而在中世纪,成为一名普通的自由民,这本身就是特权。
    但在埃及不行,埃及本地人相比之十字军来说,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时代的埃及,总人口大约有六百万到八百万,而十字军总数才万把人。
    相比于耶路撒冷,这才是正经的小族临大国。
    双方差距如此明显,再加上又有耶路撒冷在外虎视眈眈。
    自然就需要更多的族群,来表露自己的统战价值了。
    直接吸收穆斯林进入统治阶层,对于十字军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政治错误。
    因此,埃及十字军,索性按照罗马时代的风格,建立八个军团。
    这八个军团,并不是以民族区分的,而是将各个民族的人,打散后混用,组建出军团体质。
    目的在于用军事化的组织管理,塑造一个新的统治集团,取缔民族本身的认同。
    无非,在这其中,法兰克人更容易身处高位,但普通的阿拉伯人、科普特教徒、高加索人、突厥人,在有军功的情况下,也能向上爬。
    在这套体系中,埃及十字军自然是高高在上,然后科普特正教徒,担任了民政上的副手,原先的马穆鲁克成为优质仆从军被转化吸纳。
    至于作为民族主体的阿拉伯穆斯林,则要么沦为仆从,要么就要承受各式各样的压迫。
    在不论工作、生活、婚姻、征税上,都要饱受歧视。
    当然,更地狱笑话一点在于,即便十字军已经如此压榨埃及人了,可许多埃及人,依旧觉得这日子,要比当初被萨拉丁统治的时候稍好一些。
    而萨拉丁统治的时候,又比法蒂玛王朝时期稍好一些。
    整体来说,埃及人的生活,在这不停的改朝换代中,真是蒸蒸日上,一日胜过一日啊!
    因此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坚定的反抗意志。
    当然这种“稍好”到底是不是埃及人赢学带来的心理暗示效果,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于年轻气盛的纳赛尔来说,他又没经历过法蒂玛王朝时期,埃及的那种局势动荡。
    当时法蒂玛哈里发权威衰落,只保留宗教和名义上的权力,真正掌权的是大维齐尔。
    这些大维齐尔之间的权力斗争,甚至会向十字军或者逊尼派势力求助,引狼入室。
    在这样频繁南北征战下,必然导致农田荒废、商贸衰退。
    法蒂玛朝廷为维持政权又要频繁加税,加剧民怨,导致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控制力减弱。
    这无疑已经是一种恶性循环了。
    可以说,当萨拉丁进入埃及时,埃及是一个宗教分裂、政权腐朽、对外受压、对内失控的国家。
    其正处于法蒂玛王朝崩溃的边缘,这样的局势也为萨拉丁后来迅速掌控全局、建立阿尤布王朝提供了土壤。
    而在萨拉丁统治埃及的时候,纳赛尔尚且年幼不记事,对那时候的情况也不了解。
    当时的埃及,虽然说在萨拉丁兄弟的治理下,整体有所好转。
    指的是其在政治上削藩清权,统一权力、军事上重整军备,抗击十字军、就连宗教上也完成了改革与统一。
    可萨拉丁并不满足于统治埃及,反而经常需要抽调埃及的财政收入与兵力,去叙利亚地区作战。
    再到后面又同耶路撒冷王国之间爆发长期战争。
    这其中自然也给埃及带来不小的负担。
    纵然民众群体,有比较高昂的圣战热情,可粮价波动这种事,以及农村劳动力不足,都是在所难免的。
    反倒是后面埃及十字军入驻后,才迎来了长久的和平,以及欧洲商人对埃及商品的大批量采购。
    整体经济在短时间里,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发生了转变。
    因此,老一辈的埃及人,对于埃及这种日子确实不是很好,但又比以前稍好的处境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