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糗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四十二章糗事(第1/2页)
    早餐是崔姝做的猪油渣烧麦和小米粥,烧麦的皮又薄又韧,咬一口满是肉香和笋丁的脆劲,小米粥熬得浓稠,上面飘着几颗红枣,暖得人心头发热。
    沈母吃了两个烧麦,连连称赞:“崔姝阿姨的手艺真好,比我们在家吃的早餐还香,以后要是能常来乌镇就好了。”
    “随时欢迎!”崔姝笑着收拾碗筷,“我给你们装了些桂花糕,路上饿了吃,乌篷船要坐一个多钟头呢,别饿着。”
    吃完早餐,众人撑着伞往西栅码头走。
    雨丝落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青石板路上偶尔能看到早起的游客,举着相机对着河道拍照,岸边的灯笼还没熄灭,暖黄色的光映在水里,像撒了一把碎星星。
    船娘已经在码头等着了,穿着件蓝色的蓑衣,手里握着橹桨,见他们来,连忙笑着打招呼。
    “苏木先生,徐女士,还有两位客人,快上船,这船我特意打扫过,垫了棉垫,坐着舒服。”
    乌篷船不大,刚好能坐五个人,船娘慢腾腾地摇着橹桨,船身轻轻晃悠着驶离码头。
    沈母和徐佳莹坐在船尾,看着两岸倒退的白墙黛瓦,沈母忍不住拉过徐佳莹的手:“佳莹,我跟你说,亦舟小时候特别调皮,三岁的时候把我刚买的胭脂涂得满脸都是,现在想想还觉得好笑。”
    徐佳莹也笑了,指尖轻轻碰过船舷上的雨珠:“锦儿也一样,五岁那年非要学大人绣花,结果把绣花针弄掉了,找了半天才在沙发缝里找到,哭得鼻子通红,说再也不绣花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孩子的糗事聊到育儿经,沈母感慨。
    “养孩子就像种腊梅,得有耐心,还得顺着它的性子来,太急了反而长不好。亦舟以前不爱读书,我没逼他,反而带他去看画展,没想到他慢慢就喜欢上了画画,现在还能帮锦儿拍照片、做公众号,也算有了自己的爱好。”
    “是啊,”徐佳莹点头,目光落在船头的苏锦身上,“锦儿以前总怕生,后来跟着刘靖习武,性格开朗了不少,还学会了照顾别人,现在跟亦舟在一起,做事也越来越稳重,我们看着都放心。”
    沈父则坐在船头,跟苏木聊起了澜清公益的规划:“我昨天听亦舟说,澜清在杭州、萍乡都有救助站,还帮不少流浪猫找到了家,这是件积德的好事。”
    “以后有没有想过扩大规模?比如在更多城市建救助站,或者跟学校合作,开展宠物公益课?”
    苏木望着远处的拱桥,眼神里满是认真:“其实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秦玉明一直在对接其他城市的公益资源,打算明年在苏州、扬州各建一个救助站,还想跟当地的宠物医院合作,给流浪动物提供免费体检。”
    “跟学校合作的事,锦儿和亦舟也在推进,他们想在京大、江南大学设‘宠物关爱社团’,让学生们参与进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还想搞‘领养代替购买’的宣传活动,跟周慧的汉服店、王丽的烘焙店联动,比如领养者穿汉服跟流浪猫拍照,就能获得烘焙店的优惠券,吸引更多人关注流浪动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四十二章糗事(第2/2页)
    沈父听得频频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笔记本,认真记下:“这个思路好!既宣传了公益,又带动了当地的小店,一举两得。我在***门有不少朋友,以后可以帮你们对接资源,比如申请公益补贴,或者跟电视台合作,拍流浪动物的纪录片,让更多人知道澜清的事。”
    苏木心里一暖,握着沈父的手:“那真是太谢谢了!有您的帮忙,澜清肯定能帮到更多流浪动物。”
    船行至一座石拱桥下时,沈亦舟悄悄挪到苏锦身边,趁着众人不注意,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苏锦的指尖微凉,被他温热的手掌裹住,瞬间暖到了心底,她抬头看向沈亦舟,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脸颊忍不住泛起浅红,连忙低下头,看着船底缓缓流动的河水。
    “咔嚓”一声轻响,从拱桥上传来,两人抬头一看,只见陈欣欣举着相机,正对着他们笑:“我就知道你们会偷偷牵手!这张照片拍得真好,等会儿发给你们,肯定能当公众号的封面!”
    苏锦又羞又气,伸手轻轻拍了下沈亦舟的胳膊:“都怪你,被欣欣看到了!”
    沈亦舟却笑得格外开心,握紧她的手:“看到就看到,咱们本来就是情侣,怕什么。”
    船娘也笑着打趣:“这小伙子姑娘真般配,像咱们乌镇的乌篷船和河道,少了谁都不行。”
    众人的笑声混着雨丝落在水面的声音,在拱桥下轻轻回荡,连空气里都带着甜意。
    回到家时,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给院子里的腊梅镀上了一层暖光。
    周慧提着个布包,正好从院门外走进来,布包里装着一件淡紫色的汉服,是她特意为苏锦改的见客款式。
    “锦儿,快试试这件汉服!我昨天连夜在衣襟处加了暗纹腊梅,针脚细得很,不仔细看发现不了,既素雅又显气质,见叔叔阿姨穿正好。”
    周慧把汉服展开,淡紫色的面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衣襟处绣着细小的腊梅纹样,用的是金线,在光线下闪着细闪。
    苏锦接过汉服,摸起来软乎乎的,是桑蚕丝的面料,贴身穿肯定舒服:“谢谢慧姐!您的手艺真好,比我上次穿的那件还好看。”
    “喜欢就好!”周慧笑着说,“我还带了支珍珠发簪,配这件汉服正好,你等会儿绾发的时候用。”
    徐佳莹从屋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支玉簪,玉色温润,簪头雕着一朵小小的腊梅,是她年轻时外婆送的,一直珍藏着。
    “用这支玉簪吧,比珍珠发簪更有意义,外婆说这支簪子能带来好运,希望你跟亦舟以后顺顺利利的。”
    她拉着苏锦走进卧室,周慧帮忙整理汉服,徐佳莹则站在镜子前,小心翼翼地为苏锦绾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