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参加这个仪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朱元璋到朱祁镇,哪一年皇帝没派人去曲阜祭拜孔子?
    前些年去行礼的那个人,现在已经当上了户部尚书,听说很受新皇器重。
    在这种情况下,吴惟城觉得挺可笑的。
    就算是太祖、太宗那样的皇帝,对孔家的事情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竟然要动孔家。
    这是有胆识,还是太傻?
    “不过这税制改革,在官场里也有人反对,如果查得深了,山东这边恐怕会闹腾一阵子。”
    同知点点头,没再说孔家的事了。
    作为知府的心腹,他自然站在知府那边。
    “实俸和新税,选一个吧,不过——”
    吴惟城说着,看着同知问:“你买的那个女人,处理了吗?”
    同知一听,愣了一下,低声说:“处理了,手续也办好了,他们查不出来。”
    “啧,买个丫头,还得让我跟着麻烦,真烦人。”
    吴惟城摇摇头说:“希望神仙打架别牵连到我们这些小虾米。”
    他望向窗外,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好像一切都很平静。
    京城郊外,人声嘈杂。
    一位老农带着孩子急匆匆地赶路。
    “孩子,孩子,走慢点,别丢啦。”
    老人笑着喊前面跑的孩子。
    “爷爷,快点,再慢就看不到皇上耕田了。”
    小孩蹦蹦跳跳地回头挥手喊着。
    春耕是民间大事,皇帝每年春天都会亲自下地耕作,祈求五谷丰登。
    从天子到百姓,都要参与这个仪式。
    不过,自从秦朝以后,皇帝的耕地就慢慢和百姓分开,最后变成在皇家园林里种一块地。
    不管是做样子还是表演,朱祁钰并没有去那块地,而是来到他的庄园。
    这个地方离京城有点远,现在看起来依山傍水,风景不错,但一年多以前还是一片荒凉,地里全是碎石头。
    厂卫开路,马蹄踏过青石板路,因为铺了水泥,路又硬又平。
    御辇后面跟着文武百官,他们四处张望,这庄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木屋。
    有些东西他们以前在西城见过,但这里的建筑看起来更古老。
    庄里的农民看到皇帝的车驾,都站在路边迎接。
    “郕王殿下!是郕王殿下回来了!”
    一个人大声喊着,旁边一个壮汉拍了他后脑勺,说:“该改口叫陛下了,现在陛下不是王爷了。”
    “咦~轿子停下了。”
    “咦~陛下下来了。”
    “咦~陛下走过来啦!”
    朱祁钰走下马车,目光扫过两边的房屋,这里以前还很荒凉。
    他刚来的时候,庄户们一个个瘦得皮包骨,虽然是亲王的田庄,但大多数亲王只顾收粮,从不关心庄户有没有饭吃。
    为了避开郕王府,朱祁钰曾在这庄子住过一段时间。
    他身后,陈幺娘扶着汪招娣,还有其他庄户的孩子在一旁陪着,看着自己的亲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既然要亲自种地,朱祁钰自然要种自己以前种过的那块地。
    一个人弯着腰,颤巍巍地走过来,跪下说道:“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马老,起来吧。”
    朱祁钰快步走到马老面前,把他扶起来:“庄子现在怎么样?”
    “回陛下,庄子现在很好。”
    马老笑着回答。他原本是宫里的小太监,一辈子没什么出息,也没钱捐给寺庙,也没有亲人,出宫后只能找个地方等死。
    刚好被当时的朱祁钰看中,带到了庄子上。
    “今年春耕,朕要亲自种自己的地。”
    朱祁钰嘴角微微一扬,而马老看向兴安,以前在宫里,兴安可不是他这种小太监能随便接触的。
    看到马老的眼神,兴安轻轻点头,两人都是残废之人,兴安也明白,太监年纪大了就没人要,出宫后只能听天由命。
    像兴安这样捐钱给寺庙,不过是无依无靠的人想找一个养老的地方罢了。
    朝廷从不管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所以常常有太监认干儿子干女儿,或者把亲戚的孩子过继来养。
    不过这个问题在兴安慷慨地设立之后,就简单多了。
    帮助孩子是帮忙,帮助老人也是帮忙。
    并不是每个太监都能像马老这么幸运。
    看到马老,兴安大概也明白为什么当初圣人建议自己建了。
    以前的皇帝看不到这些出宫的太监,没有圣宠,生死全靠自己。
    “奴婢为陛下带路。”
    马老转身,一个年轻女子扶住他的手臂,那是他收养的孤女。
    正是因为马老这样的例子,朱祁钰才明白兴安捐香火的意义,但香火作用不大,不如把银子花在真正有用的地方。
    人非草木,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有义,或许正因为这简单的养老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