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向氏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且此人好像还是张译当初所举荐的。
    …………………
    慈德宫。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
    向嫣宁一字一句的背诵,从容不迫,语言流畅,未曾有磕绊之处。
    “记得不错。”向氏听罢,面露满意之色。
    没想到自己二弟那不甚聪明的性子,竟能生出向嫣宁这般的后辈,不仅女工刺绣做的极好,连脑子也十分聪明,她安排的这些篇目艰涩难懂,又长篇大论,背记的难度自是大大提高。
    而这孩子却只用了这么些时候就能流畅背记下来,实属难得了。
    “太后。”徐纪宁此时急忙进殿,按规矩俯身行了礼,余光先是瞧了一眼一旁的向嫣宁,而后才禀报道:“官家这会儿已经到殿外了。”
    官家?
    听到这两个字,事先并不知晓赵翊要来的向嫣宁的心没由来的一慌。
    “快请官家进来。”
    向氏摆手,待徐纪宁退出殿后,又满面笑容,目光柔和的看着向嫣宁。
    “你进宫也有些日子了,却还未曾与官家细细说过什么话。”
    “待会儿待官家来了,务必要多言。”
    向氏这话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摆明了就是给她机会与官家相遇。
    向嫣宁十分聪明,自打入宫便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成为官家的妃嫔,这会儿也明白向氏的用意。
    “是。”她开口应下。
    赵翊在得知徐纪宁奉太后之命前来传达向氏的旨意后,便暂且将手中的信放在一旁,去了慈德宫。
    待他走进殿内,才发现里面不仅有太后向氏,还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女,对方见他来了,便及时从上座位置起身,往右侧退了一些。
    虽然有些面生,但凭借先前见过的那一面,赵翊还是很快认出了面前之人便是太后向氏二弟向宗良的孙女。
    好像叫什么嫣宁。
    “官家来了。”
    因着自己侄孙女在场,向氏难得亲切,招手示意赵翊走近:“快过来。”
    看着这过分慈爱的向氏,以及其身边站立的女孩儿,赵翊对其所怀意图瞬间了然。
    他依向氏所言,走近坐在了主座上,而此时身旁的徐纪宁则唤人搬来一楠木软凳,以供向嫣宁坐。
    “大娘娘玉体可还安好。”
    赵翊开口询问。
    “那日送先帝灵驾发引,大娘娘您哀伤过度,以至于昏了过去。”
    “虽有御医及时诊治,但朕心中还是担忧不已。”
    “已无大碍,有劳官家挂心了。”
    嘴上这般说着,向氏心里却不甚在意,毕竟那一日之所以假出一副悲伤过度的样子,完全是为了不让朱太妃在群臣面前继续赚足颜面而已。
    事实上,对于先帝灵驾发引一事,向氏心中未有丝毫波澜,甚至在看到朱太妃哭的那般撕心裂肺之时,心底还由衷感到了快感。
    “先帝自小便是吾看着长大的,十岁御极,十九岁亲政。”
    “自亲政以来,可谓是尧鼓舜木,至圣至明。”
    “本是一代英明君主,奈何天不假年,先帝盛年而崩,又膝下无子。”
    向氏面上悲痛。
    “那日吾看着众人抬着先帝的灵柩入舆车,就想起了当年将其抱在怀里时牙牙学语的模样。”
    “这般想着,一时竟泪眼模糊,心中悲伤至极。”
    向氏嘴中扯着谎,可戏却是做的全套,双手握拳轻捶胸口,看上去似乎真的心中哀痛不已。
    “大娘娘莫要哀伤。”一旁的向嫣宁及时出言安慰。
    “道家曾言,泰山乃魂归之地,其作为五岳之尊,是凡人与上天相通的地方。”
    “先帝在位十五年,多行利民之事,深得百姓崇敬爱戴。”
    向嫣宁说的认真至极,尽力想要安慰向氏。
    “先帝积攒的福报绰然有余,安葬帝陵后自会归于泰山,去往东极长乐界。”
    向嫣宁虽然聪明,但毕竟年纪还小,并不知向氏是在做戏,此刻见大娘娘面露悲痛,便只是单纯的以为向氏是在为已经逝去的先帝哀伤。
    赵翊看了一眼一旁认真宽慰开导向氏的少女,心中不由得感叹一句。
    到底还是年轻。
    …………………
    不过看着面前演戏演上瘾的向氏,赵翊并未说破,还是做足了样子。
    “先帝龙驭宾天,此乃国朝之伤。”
    赵翊佯装叹息,劝慰道:“但毕竟还魂乏术,大娘娘也勿要过度悲伤了。”
    “吾也知晓这个道理,然每每思之,还是……………”
    向氏说罢,又作势抹去眼角一滴刚刚努力挤出来的眼泪。
    看着没完没了的向氏,赵翊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