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向氏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升起些许不耐。
    为了不在此处浪费过多时间,赵翊想了片刻,忽而开口道:“御药院有难得的百年人参,是不二珍材。”
    赵翊有意突出“不二”这两字。
    “便拿来给大娘娘补补身子吧。”
    只见向氏听罢果然眼眸一亮,顿时来了精神,方才的悲痛一扫而空,此刻只顾着询问赵翊。
    “宫中只有一颗?”
    “是。”赵翊予以肯定。
    向氏听罢心中一喜,宫中唯有一颗百年人参,而因先帝灵驾入舆一事哀伤亏损的却是她与朱太妃两人。
    此番若是拿来给自己熬煮汤药治病,倒是有了极大的颜面。
    “官家有心了。”向氏心情愉悦,连语气都带了些轻快。
    话说出口,向氏才后知后觉想起自己现在应该还是沉浸在悲痛中的状态。
    侄孙女还在一旁努力宽慰自己,官家也出言表示了安慰之意,向氏深知适可而止的道理,当下便止住了眼泪,叹了一口气。
    “官家说的在理。”
    “吾是不该再沉浸于先帝崩逝的哀伤之中了。”
    …………………
    一番做戏过后,向氏谈及今日要事。
    “吾今日唤官家前来,便是为了采选一事。”
    向氏道:“明日便是采选合格的少女入宫的日子。”
    “寻常的也就罢了。”
    “可对于那些请托入宫的官宦之女,到底还是不同。”
    “吾决定届时在慈德宫召见她们。”
    话到此处,向氏不忘同赵翊道。
    “毕竟是为官家择选,若是得空,官家还是尽量来一趟。”
    “现场瞧瞧,若是有称心如意的,便可直接抬了位份赐殿侍奉。”
    赵翊也并未推辞,应下:“劳烦大娘娘费心了。”
    “若是得空,朕一定亲自去瞧瞧。”
    向氏点头,而后看了一眼正在一旁站着的向嫣宁,眼神对其示意,催促其主动与皇帝搭话,以博取圣睐。
    向嫣宁此刻正对上太后的目光,看到了对方的暗示,她悄悄瞧了一眼上座左侧的赵翊,紧张的手心冒汗。
    虽然事先有过心理准备,但毕竟还只是个少女,之前未曾与外男有过接触的向嫣宁几乎是别扭着声音,踌躇半晌才说了一句。
    “嫣宁见过官家。”
    听见自己的侄孙女酝酿半天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向氏当即皱眉。
    向嫣宁是以她侄孙女的身份留在宫中,虽然宫中上下都已经默认嫣宁日后必定会成为官家的后妃,但毕竟年龄还差些,不能即刻承恩。
    而此次通过采选入宫的少女大多皆是十之七八的年纪,正是得宠幸的大好时候。
    如此情形,向氏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侄孙女能与官家多多相处,虽不敢奢望其能像英宗与宣仁圣烈皇后高氏那般青梅竹马相伴长成,但总还是祈愿能增进一番感情。
    毕竟,哪怕宫中有妃嫔先一步生下皇子,也不能保证皇子能够安然长大。
    她的丈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神宗生了十四子,结果前五子接连早夭,每一个能活过五岁,其中有四个更是连周岁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于是皇位就这么水灵灵的落在了存活下来最年长的第六子赵熙身上。
    子嗣多,皇子夭折的几率也大,向氏算是明白了这赵氏皇族龙嗣的繁衍规律。
    故而现在向氏虽然有些担忧会有人先一步诞下皇子,但最在意的,还是如何增进侄孙女嫣宁与官家的感情。
    毕竟,当男人看到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少女显露出女人姿态时,到底还是与寻常的妃嫔不同。
    想及此,向氏不由得为向嫣宁不懂得抓住机会而着急。
    这次是难得的机会,断不能给官家留下个木讷的印象。
    “方才嫣宁在吾这儿读书,仅仅只是半刻钟的时间便记下了读过的内容。”
    赵翊嘴上应着:“竟有此事。”
    向氏见状,便对向嫣宁示意道:“难得官家今日在这儿,你便背念一段。”
    背一段吗?
    这倒是还好。
    向嫣宁正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同赵翊再次搭上话,此刻听闻太后让自己念一段书经上的内容,心里反而暗喜。
    可就在她颇有些信心,准备了一大段书文上的内容即将要脱口而出之际,耳旁却突然响起了官家的声音。
    “随便几句便可,朕只是听个大概。”
    “就像你平常那般,不必紧张。”
    想着对方只是个少女,赵翊无意为难,连语气都轻了不少。
    本以为会万无一失,向氏正期望着侄孙女能在官家面前展现一番自己的才华,可一抬头,却瞧见向嫣宁有些愣愣的往左侧的方向看着。
    不知怎得,向氏心中猛地生出一阵不好的预感。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向嫣宁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