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禹王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章禹王鼎(第1/2页)
    皇宫。
    朱元璋正在和马皇后一起,商量大本堂陪读名单。
    这既是拉拢勋贵的手段,同时也是给太子培养心腹班底的机会,夫妻俩自然非常重视。
    马皇后说道:“常茂、汤鼎是肯定要有的。”
    朱元璋点头道:“那肯定不能少了,可惜天德家的允恭年龄太小了。”
    马皇后笑道:“不能光盯着儿子啊,他家大丫头妙云我就觉得不错。不如召进宫我带上几年。”
    朱元璋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伯仁的闺女已经许给标儿了,再把天德的闺女弄过来,还不乱套了啊。”
    马皇后失笑道:“谁说要许给标儿了,咱们不还有四个儿子吗。”
    “让大丫头在宫里待几年,多和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接触一下,和谁投缘就将她嫁给谁。”
    朱元璋也乐了,道:“是我想差了,你这个主意好,再过些日子就让她入宫吧。”
    之后夫妻俩又开始讨论名单问题。
    最后挑选了五个人,分别是:
    李善长第三子李祺。
    邓愈长子邓镇。
    因冯胜无子,就让他战死的兄长冯国用长子冯诚陪读。
    战死将领耿再成的独子耿天璧。
    战死将领花云的独子花炜。
    前三个是他们的爹身份太重要,后两个是作为战死功勋的代表加入的。
    可以说,这份名单夫妻俩也是煞费苦心,各方面都兼顾到了。
    倒不是他们不想选更多,而是眼下没必要。
    先将大本堂建立起来,后续谁立功了,就让谁家孩子来给太子当陪读。
    也算是一种奖赏,能激励诸将奋勇作战。
    名单既定,夫妻俩也都松了口气,就准备让人将其公布。
    就在这时,大太监孙福急匆匆走进来道:
    “陛下、娘娘,徐大将军八百里加急奏疏送到。”
    天德?八百里加急?
    算算时间,这封奏疏发出的时候,估计北伐大军才刚开拔没多久。
    莫非是发生意外了?
    即便对徐、常二人非常信任,朱元璋也不禁有些担忧,连忙让他将奏疏呈上。
    马皇后也同样担心,却没有出声干扰。
    拿到奏疏只是看了开头,朱元璋的表情就放松下来。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徐达是遇到大麻烦了就开篇点题,然后回过头讲述详细过程。
    通篇一句废话都没有。
    能让你在最短时间了解事情全貌。
    如果没有大麻烦,他开头会先请安问好,然后再说自己当前的情况,最后再说事情。
    就和话家常一样。
    明明通篇没有正事儿,却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而这一份奏疏就属于后者。
    先给朱元璋和马皇后问好,然后讲了朱元璋离开后发生的事情,以及北伐元大都的准备情况。
    最后才讲他亲自去了一趟彰德府,并讲述了发现大鼎的过程。
    彰德府、青铜大鼎。
    朱元璋也不禁有些兴奋,莫非真的挖到殷商礼器了?
    而且还是青铜大鼎。
    这玩意儿的象征意义,绝非甲骨一类的玩意儿能比的。
    马皇后通过他的表情,也知道不是坏事,等他看完就问道:
    “什么喜事,看把你乐的。”
    朱元璋笑道:“还真是喜事,妹子你看看就知道了。”
    马皇后接过奏疏快速阅读一遍,也不禁大喜:
    “如此大鼎,定然是祭天礼器。”
    “好好好,天德真的是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然后她又说道:“看来钰儿所言非虚,真的有殷商礼器埋藏在大地之下。”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嗯,他家族真是人杰辈出啊,只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道:“得陇望蜀,与其惋惜,不如好好想想怎么重用钰儿。”
    提起这个朱元璋就来气:“是咱不想重用他吗?分明是他不识抬举,天天就变着法子埋汰咱。”
    马皇后笑道:“你堂堂大明天子,和一个小孩子置什么气。”
    “对了,把钰儿也喊过来吧,让他也看看这大鼎到底是不是殷商礼器。”
    “然后咱们也才好决定,如何发挥它的用处。”
    朱元璋这次倒没说什么,命人去喊马钰过来。
    马钰正在家里,跟随袁朗学习这个时代的礼仪规矩,突然听到皇帝要见自己,非常的不情愿。
    但听说马皇后也在,就麻溜的跟着过去了。
    等入宫得知发生了啥,他心中不禁一动。
    安阳?大鼎?
    一千多斤,这形状,这参数。
    我勒个去,不会是把司(后)母戊鼎给挖出来了吧?
    在前世,那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