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扛起大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止图纸外泄,不过对于仁心这样的精英是不会设防的,厂里不会认为这样的人要走,仁心自己也不会走。利益当头,没有必要,这就是利益的信任基础。等把这些图纸全部看懂后,就剩下电路了,那东西真的不会,看来得找机会跟桂总学习学习,听说他是厂里除了电路技术外,唯一一个精通所有电路的高手。渐渐的,眼皮已经扛不住身体的疲惫,安心睡觉。
    就这样,一个半月厂里没有招新人,仁心的师父刘成一直在拖拉机生产线不能回来,他抗了黑子班一个半月的大梁,这一个半月里所有发动机组装都是仁心一个人干的,偶尔他还要去别的工位帮忙,因为发动机生产已经被他干超标了。一个半月,连带厂里算休息的时间一共40台的量,仁心干了55台,就连生产部李部长都已经知道李仁心这号人物,每次李部长见到仁心都会笑着点头打打招呼。虽然仁心干的不错,但是失误的时候肯定是有的,哪怕每天重复着干,也总有错的时候,不过好在没有太大的问题,要么油管漏紧了,要么螺栓松动了,有的工序到了下一步被人发现后就顺手解决了,只是会偶尔来告诉仁心哪里疏漏了,仁心也乐得他们帮忙,每次来人都会给别人买一瓶水。这就是名声带来的好处,如果是新人出了问题,肯定就会有人告诉黑子然后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不仅耽误时间,而且还麻烦要被领导训话。
    等到九月底的时候,厂里又开始大规模招人了,今年的量比去年多。去年服务好,机器质量好,赢得了市场的一片好评,今年销售预计市场需求184台,目前已有库存量40台,仁心已完成55台,意味着,两个月的时间仁心要干出130台发动机,一个月也就65台的量,除去休息的时间,平均一天3台。黑子这天来找到仁心:“仁心啊,刘成今年估计是回不来了,拖拉机那边很忙,等他回来甘蔗机都干结束了。你这边的话平均一天3台你要几个人。你现在可是我们班的顶梁柱了,够当师傅级别了。说吧,说出来我尽量去争取。不过没人的话,你还是得先自己干着。”
    “行啊,没问题。人的话你帮我要两个吧,没人我就自己干,说实话,一天三台我一个人真干不了。按现在的拉线水平,一台半勉勉强强,两台我就很累很累,三台除非到十点,那我只能说尽量。如果有人的话,一开始我还是很累,自己干还要带人,可能还会拖累我时间,除非等他成长起来了,才有可能帮上我的忙。你也知道,就两个月的时间,有没有那个悟性能被带出来还不知道。要是像打捆机那个姓陈的那样,那我还不如自己干呢。”仁心也实话实说,这里没什么需要隐瞒的,都是为了把活干好,又不是为了偷工减料。尤其是带人的时候是最累的,新人有悟性还好,没悟性的话,看又看不懂,教又教不明白,不仅耽误自己的时间,徒弟干一步还要检查一步,人累心更累。所有带过徒弟的人可能都会理解,不忙的时候带徒弟是最舒服的,反正就看着徒弟干,错了就骂,不行就打。忙的时候谁有空管徒弟啊,自己的活都忙不过来。不过仁心也是第一次带徒弟,他希望的是厂里能给他分配一个稍微像样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七章:扛起大梁(第2/2页)
    三天后,黑子带来了两个人,都是二十来岁。一个是本地毛孩子叫付全,在当地痞惯了的,家里实在管不了就把他送到厂里来上班。还有一个是厂里工人的孩子,是水稻机生产线那边的,叫武祈,也是不好好念书,加上家里条件也不好,就让他跟着父亲一起来厂里上班。仁心初次见到两人时,武祈名字霸气,人特别乖。付全就不一样,一头红黄毛,左边胳膊不知道纹了啥,仁心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奇怪的纹身,以前四海帮那么多有纹身的兄弟,仁心不说能全认吧,至少也算见多识广,能知道个百分之八十。但是付全胳膊上的玩意他是真的看不懂,最后问过才知是将臣。特么的,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竟然有人在身上纹僵尸。仁心在知道后看他的眼神都膈应。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厂里收人难,为啥去年赚了那么多钱,今年还不让大规模收人了呢。按理说,如果今年还想去年那样再收个百来个人,这里面再出几个仁心、曾维、张直这样的人,那公司不就肯定会越来越好嘛。这事坏就坏在去年的‘保姆式’服务。虽然说这样的服务大部分用户很满意,但是也有用户投诉的,就是派出去的人纯新手,啥都不懂。别看车间给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给每个人都培训了。但是那些人听不听,是玩还是混,只有自己知道。而且上次服务光经费就花了6百多万,加上有用户投诉。所以今年就不给那么多扩招的名额了,上面领导的意思是,厂里要留的是精英,服务的也是精英,精减人员,待遇可以提高,生产要跟上,服务要跟上,不准被投诉。就是在这么个情况下,今年的甘蔗机大生产,车间总共给的扩人名额也就只有60个人。这是什么概念,去年1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