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00台机器120个人干两个半月,今年150台机器,80个人干两个月。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是有去年打下的底子,还留下了十几个老员工在,今年的任务车间主任都得抓毛。新手跟老手的区别可不是字面的区别,那不管是干活精度,还是细致度,还是出问题的频繁度都绝对不是一个级别的。
所以当仁心接手这两个人的时候,心里是有计较的。他知道前半个月不教任何东西,让他们看,加油可以加,油管不能碰,他没时间教,对齿轮箱可以带着,看多了他们自然也就会了,那个东西是死的。油管他没时间一个个教他们去认,这个东西得有悟性,每一个油管编号代表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型号,多粗多细,是什么接头,你能懂看几遍就懂,你不懂怎么教都不会懂。就这样,仁心给两人划分了工作,武祈老实些,认真一些就负责加润滑油跟柴油,付全跳脱一些,也有力气一些,跟着他吊装齿轮箱,装动力泵。只能先这样安排着,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了,能有兴趣继续往下学,仁心也愿意教,如果他们不愿意学,仁心也乐得自在,自己干就行了,反正他不求人。
就这样,仁心带着两人干了八天,毕竟带着两人,哪怕是新手那也是个人,他们多干一些仁心就少干一些,勉强保持着八点之前一天两台的量,到十点两台半没问题。他们两人也乐得清闲,仁心干着他们就边看边学,慢慢的也能帮上一点忙,尤其是付全,脑子确实还挺灵光,仁心让他干的活不累,他也挺有义气,每次看到仁心在干,他也有学有样的去按照纸盒子上的图标一个个去对配件,然后帮忙搬过来。两人在旁边的时候,仁心也是边干边教,应该怎么用扭矩扳手,怎么走油管角度,能不能听进去是他们的事情,但是该说的该教的仁心都会教全,毕竟要跟着自己走完两个月,每天这样重复的说,傻子也都能听进去一点吧。黑子教过他,带徒弟全靠徒弟悟性,同样进场的,跟仁心一起的同班同组的张亮,干了两个月后第一次出差没到两个月就回来了,师傅刘成教了多少,没有!只有最基本的东西,认螺栓,怎么装,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自学,你付出多少努力,老天才会给你那么一点点的回报,更何况付全和武祈多幸福,能让仁心带着。这个工位仁心基本上是全能了,如果他俩真的用心学,绝对比当初刘成教出来的东西多的多,而且如果他俩真有一个愿意成才,整机装配仁心都能教。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留在厂里好好干下去的,每年来的人多,走的也多,仁心估计今年招的这六十个人,能留下五个都算阿弥陀佛了。没有一个是愿意干的,都是来这里过渡下混个日子,然后又去下一家,虽然说这个厂不错,效益好。但是车间热,而且农机嘛都是跟机器打交道,覆盖件都是铁,能不累吗?如果不是仁心负债那么多,他当初也坚持不下去了。生活都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不过这两人虽然说干的不是那么灵性,至少不偷懒,如果两个月就这样过下去的话,仁心觉得,等到了半个月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保证一天三台是没有多大问题。如果两人再争气点,一个月之后每天可以保证四台也不是不可能。当然,领导每天来来回回的看线也不是瞎的,那些干活不行的,当然也不会让他们加班吃免费的饭,挣加班工时,也只有当初仁心才有那个资本去跟黑子提条件,相互默认的,好好干,班长给你挣钱,让你吃饭,不好好干,一天8小时,干完你就走,人家也乐得自在,晚上不用上班,还可以到处玩,对他们来说挺好。慢慢来呗,反正不着急,现在线上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能干出来成绩完全是靠前一个半月撑起来的量,如果到半个月后这批新人还不能成长的话,到时候线是肯定不够拉的,那这些新人就累死吧,不行就淘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人大把的,只看工厂想不想招而已,今年那些招来的人,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直接让滚蛋,反正等到十一月的时候会有一批技校学生来厂里实习,那些人才是干活的主力,干不好毕业证都发不了。这算是一种默认的底层绑架吧,但是大家都认可了,没办法。公司每隔两年都会跟签约学校拉一批学生过来实习,这些人的工资很低,一千八一个月,包吃,不加班。干满三个月后车间写评语,过关的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不过关的,那就继续苦熬吧。所以,在此也奉劝那些不想念书的孩子,985、211、普通本科和技校出来的待遇是真的不一样,没人没背景的又不想吃上学的苦,那就只能吃社会的苦。到了社会上再也没有父母心疼你,大圈子会直接教你做人,想挣钱就必须干,不干就等着饿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