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都上赶着给我送钱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拾安收摊了。
    一些没买到自己心仪物品、或者还想跟陈拾安讨论国学、讨论修道的人还不愿意散去,围在他身边问他:
    “小陈师父以后每晚都在这里出摊吗?”
    “看情况吧,我山上带下来的东西也不...
    六月的风穿过校园,带着槐花初绽的香气,轻轻掀动心理咨询室窗台上那本摊开的《清心咒》。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树洞信箱”上,木箱边缘已被无数双手摩挲得光滑温润。陈拾安坐在桌前,一封封拆阅昨夜投入的信件。有学生写自己终于鼓起勇气向父母出柜,换来的是母亲沉默良久后一句“妈妈只是怕你受伤”;也有男生坦白暗恋同桌三年,却因对方成绩太好而不敢开口,只敢每天偷偷擦干净她座位旁的灰尘。
    他将这些信一一分类,重要的标注红点,准备约谈;普通的则剪裁成段落,匿名整理进下一期“听风时间”的文案里。林浩今早发来消息:“音频剪好了,背景加了雨声,你说的那种‘屋檐滴水’的感觉。”陈拾安回了个“好”,抬头望向窗外??操场上,一群“听风者联盟”的志愿者正围坐一圈,练习非语言倾听:一人说话,其余人闭眼感受语气与停顿,不打断、不评判、不急于安慰。
    苏婉来了,手里抱着一本新誊抄的诗集,封皮是她自己画的:一只乌鸦展翅飞过教室走廊,翅膀掠过之处,窗户次第亮起微光。“我昨晚又写了首诗。”她说,“想放进明天的节目。”陈拾安接过稿纸,上面写着:
    >《光的重量》
    >他们说,你要坚强,不能哭,
    >可没人告诉我,坚强到底多重?
    >我背了太久,脊椎弯成问号。
    >直到那天,有人蹲下来,
    >和我说话时看着我的眼睛,
    >原来轻,才是最重的力量。
    >原来被听见,就是光落进裂缝的声音。
    陈拾安读完,许久未语。最后只是轻轻点头:“放进去吧,最后一段念慢一点。”苏婉笑了,转身离去时脚步轻快如风。
    中午,张晓雯来了。她已返校一个月,虽仍需每周接受心理治疗,但脸色渐润,甚至开始参加美术社的活动。她递给陈拾安一幅新画:心理咨询室的门虚掩着,门缝透出暖黄灯光。门外站着几个模糊身影??一个低头蜷缩的女孩,一个背书包欲走的男孩,还有一个踮脚张望的小孩。门把手下方贴着一张便签,写着“推一下试试”。画名是《门没锁》。
    “我想告诉他们,”张晓雯轻声说,“其实你可以进来。”
    陈拾安凝视良久,终将画挂在了墙上那幅“凌晨两点的房间”旁边。两幅画相对而立,仿佛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从前是黑暗中唯一的守夜人,如今是灯火通明的归途。
    下午第三节下课铃响后,高三(二)班的班主任赵老师匆匆赶来,眉头紧锁。“陈老师,我们班有个学生……最近总是晕倒。”她说,“校医查了血压血糖都正常,可每次考试前就会突然失去意识。”
    陈拾安记下名字:李锐,男,十七岁,年级前五十,父亲是退伍军人。当晚他调取了近期监控,发现每次晕厥前,李锐都会反复揉搓左手腕内侧,动作隐蔽却频繁。他又联系了林雪,请她帮忙查阅临床资料。半夜十二点,林雪回电:“可能是转换障碍,俗称‘心因性昏厥’。情绪长期压抑,身体替心灵崩溃。”
    第二天,陈拾安以“考前减压访谈”为由,请李锐来咨询室喝茶。男孩进门时站得笔直,像一尊绷紧的雕像。他说话极有条理,逻辑清晰,甚至能笑着说自己“就是太拼了”。
    “那你平时怎么放松?”陈拾安问。
    “跑步,做题,听英语听力。”男孩答得干脆。
    “有没有什么事,是你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
    李锐顿了顿,眼神微闪:“我想学画画。小时候喜欢,我爸说那是‘没出息的人才搞的东西’,后来就再也没碰过。”
    陈拾安点点头,忽然起身拉开抽屉,取出一盒彩色铅笔和几张素描纸。“现在就可以画。”他说。
    男孩愣住:“可是……我没学过。”
    “不需要学会才能画,就像不需要完美才能痛苦。”陈拾安平静道,“画你现在的感觉。”
    李锐的手指微微发抖。最终,他接过纸笔,低头开始涂抹。二十分钟后,纸上出现了一片漆黑的海,海中央漂浮着一块小小的木板,上面蜷缩着一个人影。远处天边有一线微光,却被浓云遮蔽大半。
    “这是你吗?”陈拾安轻声问。
    李锐咬住嘴唇,终于崩溃般地伏在桌上,肩膀剧烈颤抖。“我撑不住了……我真的撑不住了……”他哽咽着,“我爸每天问我‘能不能考上清华’,我妈躲在厨房哭,说我哥当年复读失败现在送外卖……我觉得我必须赢,不然全家就完了……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