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解决心腹之患(第二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且减少了官方运作的低效率及腐败问题。
    不过当时反对者认为,实行官般官卖制度的主要理由,就是害怕民船漕运,没有监管后导致贩卖私盐更为严重。
    到了章越元丰主政,索性全部放开盐禁,彻底商搬商运。这也是搬了不少蔡京在徽宗时的改革。至于漕政,朝廷则以向民间买仆的办法,代替原先朝廷发运司的职能。
    而吕公著借此指责,正是章越的商搬商运导致了,朝廷不得不将漕运以买扑的方式甩给民间,使眼下十万舟夫失去控制,让食菜事魔之人渗透入舟夫。
    而且漕船不仅有盐利,回空之利,还有朝廷买扑之费。有暴利的地方,难免就是鱼龙混杂,什么势力都往里面插一手。
    民间组织的大量船夫参与贩卖,人口聚集之下,有宗教诞生这也是难免之事。
    东南一带活跃的明教于是大量渗透其中。
    这些人本就受到官府的警惕,并多次在地方生事。
    但此事令章越生出似曾相识之感。他不由想到明末清初的青帮。
    青帮最早不也是出自于罗教。
    吕公著与天子言语间,似要对此痛下整治。
    天子向章越问道:“依章卿之见如何处置?”
    章越道:“陛下,攘外必先安内。漕运中船夫多为食菜事魔之事,臣以为若不谨慎处置,日后迟早会生出大患来。”
    “但处置不宜以雷霆手段,而是以怀柔之术。”
    “卿当何计?”
    “招安!”章越言道。
    招安是一个后世坏透了词。看水浒传时,最咬牙切齿的一个事就是宋江怎地就降了朝廷呢?
    后人总要告诉你一句话朝廷不可信啊。
    吕公著听章越之言,微一沉思,章越莫非打的是这主意。
    “司空的意思,是先招安,再一网打尽?”吕公著摇头道:“若一般贼寇这般倒无不可,但这些食菜事魔之人,岂能为之?”
    章越沉吟,古往今来帮派势力,豪强结社很少能见容于朝廷,所以很多匪寇想寻个好出路不得。
    似西门大官人那般贿赂几个朝廷官员,甚至直接攀上当朝宰相蔡京的门路,就可以在地方横行一方,一手遮天呢?
    或者似电影里多做善事,摆出慈善家的模样,然后笼络地方基层官员,收买人心,便可以洗白?
    这些都管用,但只能管用一时。
    洗白这事很难,别人只要知道你过往,就洗白不了。哪天没有利用价值或靠山倒了就会出事。
    历史上洗白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青帮。
    青帮也就是漕帮。
    青帮为什么能成功?
    一个漕运这事,朝廷实在是搞不来,或者是自己搞成本太大,最后让民间来搞,朝廷来买扑或者出让一些利益;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青帮给了大量出身低层,重劳力的人一口饭吃。
    所以说吕公著要清查漕运民夫中食菜事魔之人,章越当即表示反对。
    这个是雷,你千万别碰。
    万一造成十几万舟夫失业或其起事,你这不是提前激化了方腊起义吗?
    辽国因征宋顾此失彼,令阻卜叛乱提前了数年,难道我大宋也要学习大辽,提前发生方腊起义。此事恕不奉陪。
    吕公著摇了摇头,仍旧坚决主张严查食菜事魔者渗透船夫之事,反对招安之事。
    苏颂等几位相公都有犹豫。
    天子蹙眉沉吟,吕公著的担忧不无道理。
    “食菜事魔”明教教徒隐匿于漕运船夫之中,犹如附骨之疽,对朝廷确实是潜在威胁。
    他刚想说“吕卿深虑”,目光却再度落在章越脸上。
    章越在天子开口前,先一步对着吕公著深施一礼,姿态恭敬但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吕仆射忧国之心,拳拳可鉴。然仆射欲以雷霆手段清剿漕运中食菜事魔之人,恕我不敢苟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千三百五十七章解决心腹之患(第二更)(第2/2页)
    天子道:“章卿快说出高见。”
    章越转向天子,声音清晰而沉稳:“陛下,吕仆射只看到了匪患之名,却低估了此事之实、之危、之难!”
    “漕运船夫,牵连东南六路,自江南至汴京,沿汴水而上,何止十万之众!这十万人,靠运粮、运盐、跑船为生,维系着京师百万军民的口粮,维系着朝廷税赋血脉之畅通!”
    他顿了顿道:“这十万人背后,就是十个万户之家,数十万嗷嗷待哺的父老妻儿!”
    “骤然清剿镇压,何为贼?何为良?刀兵之下,玉石俱焚!那些并未深入明教、只为谋生被裹挟的舟夫,如何自处?他们的家小何以为生?一旦激起民变,十万无以为生、心怀怨恨、熟谙水性的壮丁,若揭竿而起,沿汴水而下,席卷州县,又或是结筏聚众,攻掠扬州、真州、泗州等处,届时谁能收拾?此非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