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章 纱布的课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么,要是夸别人,多多少少会被认为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夸杨教授,哪怕真是拍马屁,也不会让人觉得有有半点拍马屁的嫌疑。
    “没有计算过,要不你立一个课题,写一篇论文?”杨平的手上动作没停,嘴上也时不时和助手们聊天。
    “纱布使用频率与手术出血量之间的关联?这个题目可以吗?”张林是懂得抓住机会的,大佬们聊天的零零碎碎知识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个闲聊,但是对张医生和小五来说,那可是重要信息。
    据说香港一位大富翁的司机利用平时旁听的信息指导投资,退休的时候也成了小富翁。
    张林和小五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他们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宋子墨徐志良这些学霸的智商,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只求捡点大佬漏出的汤汤水水,在医学界觅得立足之地,则心满意足。
    “这样太肤浅,应该是纱布的消耗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关联?我最近统计过,止血纱布使用越多,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小五和张林是一对好搭档,不管是好事坏事都会凑在一起,他们以两个平凡的脑袋联
    合起来,想勉强跟上那些学霸脑袋的节奏。
    “宋公子,你是看不上这种课题的,要不这个课题给我们?”张林献媚地问道。
    宋子墨一怔,他只是开个玩笑而已,这两个活宝真要拿这个题目做课题写论文?真的假的?
    “大的干不了,我们只能捡漏小的,普通的小课题过于平凡,很容易重复,所以我们只能剑走偏锋。”小五说。
    “不研究拉钩了?”杨平问道。
    “哪能不研究,拉钩是我们的独门绝活,在研究拉钩的闲暇,也要研究一些其它的课题,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学术成果。”张林对自己在拉钩上研究成果非常自信,堪称全球第一。
    他们不仅撰写全球第一部拉钩专著,而且获取了大量的有关拉钩的专利,拥有的专利数量也是医生里面的全球之最,他们在拉钩这个细分领域默默耕耘,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
    “按照你这么做法,生产手术纱布的厂商非要倒闭不可。”宋子墨手里的纱布上还是淡淡地几个血印,远远达不到更换的要求。
    “现在知道为什么很多医疗器械要做成一次性耗材了吧?这不是必需的,在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多次使用,但是在经济上不允许这样,不消耗怎么销售,不销售怎么挣钱,不挣钱怎么研发,不研发怎么进步。”站在旁边观摩手术
    的唐顺也加入聊天。
    “如果每个医生像教授这样,一台大手术只用那么几块纱布,要么纱布涨价,要么纱布厂倒闭,没有第三种可能。”唐顺是个复合型人才,财商也比较高。
    杨平自从将实验室交给他管理后,他将敛财的本领发挥到极致,通过实验室的新技术聚集大量的资金,有些项目的价格制定,他也是真的有胆量,比如一些顶级干细胞项目,一次治疗从几百万美金到几千万美金不等。当初大
    家以为他是个笑话,后来事实证明,笑话他的人才是笑话。
    “唐博士,你推出的那个返老还童项目现在怎么样?”小五问道,“我老丈人让我打听一下,他很有兴趣,到时候给个折扣呗?”
    “现在这个项目卖疯了,预定的人数排队排到明年,你老丈人?自己人还什么折扣,直接免费,哪天抽空带他来体验一下?”唐博士做人还是很有分寸,内外有别,赚钱也是赚外人的钱,哪有把赚钱的心思用在自己身上的。
    小五的老丈人是典型的南都省城当地“地主”,他在市区繁华地带有好几栋写字楼收租,算上其它不是核心商圈的写字楼,有十几栋,两口子就一个宝贝女儿小青,小青当初为了跟着小五来三博医院,威胁老两口割腕自杀,吓
    得两老立刻催小五赶紧结婚。
    没办法,在这种高压下,小五只能结婚。其实医生蛮吃香的,很多老人喜欢挑医生做女婿,这位地主老丈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后来得知女婿在外科领域取得杰出成绩,出版全球第一部拉钩专著,老两口那是乐呵呵的。
    “小五,听说你老丈人穿着大短裤,踩着人字拖,提着一个大蛇皮袋和一杆秤收租,收钱靠称重量是多少?”梁胖子穿着九分裤,翘着二郎腿。
    “老早的段子你也信,还蛇皮袋子,能够背得动吗?现在都是有公司的,公司养着几十号财务人员,那还用得着背蛇皮袋子去收租。”
    “你意思是说他一个公司几十个财务人员就是专门帮收租?”
    “好像他公司除了收租也没有其它业务,其它生意他也不会做,他自己说文化低,别的干不了,那时候只会搞房地产,搞房地产吧,他也很保守,没胆量,没气魄,不敢贷款,不敢扩张,跟他同时期房地产老板哪个不是全国
    扩张,他到现在也是这点规模,守着十几栋写字楼收租。”
    “他说这辈子也就能做这点小生意,没有做大生意的能力。”
    “你老丈人怎么就不给你老婆生个妹妹。”梁胖子颇为遗憾地说。
    在台上做器械护士的周灿立即瞪了梁胖子一眼,梁胖子立即解释:“要是你老婆有个妹妹,我们徐志良就机会呢?”
    “人家老徐都结婚生孩子了。”
    “哦,我是说夏书!”
    “护士长立刻提菜刀来找你。”
    梁胖子没话说了,频频出现口误,不再敢说半个字。
    骨瓣已经打开,手术已经做到颅内,脑干已经解剖出来,手术这么快呢?刚刚才聊一会。
    教授的手术第二个特点就是流畅,不仅快,而且丝滑,行云流水,完全没有多余的无效动作。
    一般的去骨瓣减压,将骨瓣去掉之后弃之不用,为什么弃之不用,因为要么去的时候采用一小块一小块咬掉的,不是一整块去掉,拿什么去?
    要么一整块骨瓣去掉之后,那一整块因为切除时边缘有损耗,以后放回去的时候盖子比洞口小,根本盖不住,即使没有损耗,盖子盖上去也会陷进去。
    杨平的改良术式做到可以用原来的头骨盖子盖回去,首先他是一整块去掉骨瓣,切取骨瓣的时候使用薄电锯,操作尽量做到精细,降低边缘的损耗。其次他采用的方式比较特殊,采用骨瓣内小外大的取骨瓣方式。颅骨分为两
    层,有内板和外板,骨瓣第一层外板的轮廓大于第二层的轮廓,这样留下的颅骨洞口边缘恰恰相反,外层洞口大,内层洞口小。
    这样就和街道上的下水道井盖一样,颅骨骨瓣可以作为一个盖子盖上去,刚好吻合,又不会陷进去,即使边缘有点损耗也不碍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