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22章 蒲无伤 ? 壹(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可岐黄派与神农派本不来往,为何如今却要并派融合?”
    “这一切倒是拜巫教所赐!”杨不疑反倒笑了起来。
    “愿杨兄赐教。”方兴忙道。
    这回轮到杨不疑滔滔不绝:“医家三派本井水不犯河水。可到了商朝,巫教如日中天,巫医一家独大,开始迫害正派医者。故而神农派躲入神农顶自修,岐黄派中,岐叟、雷公、伯高后人各自栖居岐山、终南山与首阳山上,不敢出世行医。
    “周朝龙兴后,巫医失势,周公旦便有意重立正派医术。然而,神农派医术晦涩艰辛,岐黄派则浅显实用,故而后者成为官家医学,神农派反倒式微。不过国人暴动后,巫教死灰复燃,巫医四处刺杀岐黄派名医,神农派倒逃过一劫。”
    方兴惊道:“这么说,岐叟他们是为了避祸,才拜入神农派?”
    蒲无伤苦笑道:“算是罢,多亏杨兄广派钜剑门好手,才把这些岐黄派遗珠护送上神农顶。”
    方兴忧心忡忡:“如此说来,巫教的下一个目标自然便是神农派?”
    蒲无伤点了点头,和杨不疑对视一眼,心情沉重。
    “说来惭愧,恩师厉天子驾崩后,无伤便求杨兄带我来神农顶,以探寻神农祖师遗迹。不曾想,神农架上早就破败不堪,哪里还寻得到神农传人……”想起当初神农顶的萧索和凄凉,蒲无伤心中一阵酸楚。
    “后来呢?”方兴小心翼翼问着,“蒲兄如何成为神农派掌门人?”
    “既然神农派已无传人,无伤只得重新开门立派,教授学徒。后来杨兄保护岐黄三老上山,我等大慰平生,日夜切磋医术之道。一日,三老借阅《神农本草经》,赞叹神农残篇、药方,早已远超岐黄派水平,相见恨晚。”
    方兴欣喜道:“原来神农著作如此精妙,那蒲兄可否参读岐黄派的《黄帝内经》、《黄帝外经》?”
    “读过,”蒲无伤微微摇头,“但还不如不读。”
    “此话怎讲?”
    “岐黄派流传过广,《黄帝内经》、《黄帝外经》被累世誊抄。可几经转抄后,朴素的医理药理被抄成了华丽辞藻,早已变味。又因传世版本众多,终于真伪难辨,《黄帝外经》与失传无异,完全成了毫无价值之杂书。”
    方兴感慨道:“世人愚钝,常常因小失大,愚不可及。”
    “岐黄派之不幸,正是神农派之幸,”蒲无伤欣慰一笑,“正因修习者寥寥,故而神农氏《百草经》、《治世经》孤本躺在大周典藏室内尘封未动。国人暴动时,恩师厉天子不愿经典毁于贼手,便挑选三部经典逃亡彘林。”
    “三部?”
    “其中两本便是神农祖师著作,”杨不疑笑道,“还有一本已然传于方老弟,便是《尚书》!”
    方兴恍然大悟,拍手慨然:“先王高瞻远瞩,故而神农医术、先贤哲书才得以免于战火。”
    “换而言之,”杨不疑哂笑道,“大周典藏室的其他‘典籍’,可不入恩师法眼!”
    方兴叹道:“为往圣继绝学,任重道远矣!”
    蒲无伤接过话头:“神农派便是如此绝学——大道质朴。世人不知医术至臻境界,只在勤、熟二字。岐黄三老行医一世,晚年才知神农学说高明,他们毅然拜入神农派,倒让无伤受宠若惊。”
    方兴脸露惊恐之色:“神农派收了岐黄后人,岂不惹火上身。所以很快巫教便杀上神农顶来?”
    “这是个厉害的对头,”杨不疑攒眉道,“岐黄后人拜入神农派才数日,他们便接连派了几波刺客上山。毕竟,天下仅存的正派医术后人已聚齐于神农顶,他们正可一网打尽。”
    “他们想让正派医术彻底消亡,”蒲无伤黯然:“幸而有钜剑门相助,否则不堪设想。”
    不过,即便有杨不疑及其钜剑门弟子据敌,神医们虽暂无性命之虞,但也只能终日惶惶然躲在神农顶上——我等不能云游行医,正派医术如何传扬?这样巫医可以重新大行其道,巫教的目的便也达到。
    聊完神农、岐黄并派的渊源,三人的话题定然离不开周厉王。
    杨不疑道:“恩师生前,曾在太岳山内留下一个神秘情报网。恩师驾崩后,我遵其遗命去到太岳山巅,在其中发现恩师搜集的大量巫教情报,这是怹老人家在彘林蛰伏十四年的心血。”
    “巫教之秘?”方兴咋舌。
    “说起来,你亡父方武还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他是厉天子的忠实卫士,有他掩护,巫教十四年都没能找到恩师下落,更别说无能的周王室。”
    提及亡父,方兴低头不语。
    “无伤有一事始终不明,”蒲无伤挠了挠头,“大周十四年无王在位,老恩师为何不回镐京重登王位?”
    杨不疑摇了摇头:“我原以为恩师是厌倦权位,实则不然,只因怹老人家在彘林中发现了巫教的惊天阴谋。”
    “阴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