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日涂山大会的重头戏乃是献俘。吉时已到,鼓乐大作,徐翎精心安排的献淮夷之俘仪式正式开始。
周时,诸侯向天子献俘之礼大都在镐京城宗庙举行,在野外筑台献俘乃是特例,只有天子御驾亲征之时才偶尔为之。在诸侯们的簇拥之下,周王静站立献俘台制高点,接受周王师押送而来的千余名淮夷俘虏。
太保召公虎作为此战主帅,写就一诗,献于周王静,聊以表功: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这首《江汉》,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卫伯和与其他诸侯听了,皆点头称赞。召公虎在诗中丝毫不自矜功绩,而是把作战胜利的功劳全部推给了周天子,颇有上古贤臣之风。
周王静大喜,高声对召公虎道:“自文王、武王受命天下,太保一脉自先祖召康公奭起,世代为我大周梁栋。爱卿过谦,切莫说此胜乃余一人之故。”
召公虎赶忙下拜:“此乃天子洪福,微臣不敢居功。”
周王静取来圭瓒美玉,道:“太保自国人暴动以来,共和执政十四载、勤勤勉勉,余一人登基后,更是南征北战、劳苦功高。余特赏赐爱卿一铜簋,以记录此次太保平淮夷之功!”
召公虎叩头伏地,感激涕零道:“微臣惶恐,恭祝大周天子万寿!”
“爱卿快快请起!”
周王静扶起召公虎,并亲自酌一爵甘醴粲酒,召公虎一饮而尽,众人山呼万岁。
封赏完召公虎,周王静又接受了各诸侯的朝拜,看样子,天子登基五年以来,这还是第一着体会君临天下之感,竟有飘飘然欲仙之感。
此时,莱侯见周王静兴致颇高,便奏道:“天子,若说天下胜景之首,当属我东方之蓬莱仙岛,自古云雾缭绕,选胜登临、确有羽化登仙之感也!”
“蓬莱?”周王静被吊起胃口,问道,“蓬莱何在?”
莱侯见周王静果然感兴趣,佯作摇头叹气道:“蓬莱本位于我莱国境内,原是天下得道之人修炼之圣地。然而国人暴动以来,东夷余孽叛乱,此地竟为东夷所占。”
“岂有此理!”周王静闻言大怒,道,“胶东半岛,亦是天子王土,岂容夷人放肆?”
齐侯无忌也跟着道:“岂止是胶东?我齐、鲁境内之大野泽、泰山,本就是上古帝王封禅之地,如今亦为东夷所趁,如入无人之境。”
纪侯亦来附和:“天子,我纪国境内之名胜崂山,亦为东夷反贼占据,寡人实无力征之。”
卫伯和闻言大骇,看起来,召公虎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莱侯、齐侯、纪侯仿佛串通一气般,同时借题发挥,对天子渲染东夷之叛。难不成,他们这是想激周天子御驾东征,剿灭东夷么?
周王静果然被说动,掷爵于地,怒道:“东夷如此张狂?目中将天子置之何地?”
徐翎连忙道:“天子息怒,东夷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此次赞助淮夷围徐,便是佐证。我徐国国虽小民寡,但愿为天子之马前卒,跟随天子东征讨伐东夷余孽!”
见徐翎请缨,其他诸侯哪里愿意落后,皆恳求天子让他们作为先锋,以剿灭东夷。
周王静也没多想,直接表态:“余一人此来,便是为了平定淮夷、东夷之乱,除恶务尽,不可半途而废。余意已决,今日便发兵东向,不破东夷,誓不还朝!”
卫伯和暗叫不好,这是一个诸侯联合设下的局,现在就连徐国都参合进来,撺掇天子御驾亲征东夷。不管他们的目的是借王师之手彻底击溃东夷,还是为了获取人口、扩其封地、掠夺财富,对大周而言都未必有益。
这一下,召公虎再也坐不住。
“天子三思!”召公虎走近一步,显然是下定决心犯颜直谏,“如今王师疲惫、军用甚费,且西北犬戎虎视眈眈,此地不可久留,还望天子下令班师……”
“余意已决,爱卿不用再谏。”周王静面色不悦,又大声对诸侯道,“余乃天下之主,周王师亦是天下之军!如今东部诸国苦于东夷之乱,余岂能袖手旁观?”
召公虎摇了摇头,知道苦劝无益,只得告退。
卫伯和本欲附和,见太保如丧考妣之状,也只得沉默,心里很不是滋味。身为外邦诸侯,大周衰弱于卫国并无大害;可另一方面,自己现在是大周太宰,这些诸侯们心中的小算筹太过露骨,令人作呕。
想当初,周王师羸弱、大周衰微之时,这些诸侯都躲得没影。如今大周略有中兴气象,他们便抓住年轻的周王静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的弱点,给他设套,谋取私利。
然而周王静涉世未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