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36章 卫伯和 ? 肆(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明,王宫明堂前。
    太宰卫伯和在殿外等待早朝,明显感觉今日气氛异常诡异怪谲,不同以往。
    昨日,周王静登基后的首次朝会,便在卿大夫之间掀起极大波澜,与会者忐忑不安、议论纷纷,几乎人人自危。
    “唉!”卫伯和微微叹了一口气。
    周王静昨日勇气可嘉,但显然逊于城府,他向虢公长父与虞公余臣问责,企图为先王正名。然而他太过急于求成,最终事与愿违,首次朝议便不欢而散。
    卫伯和心知肚明,勇气固然可以决定周天子的成就下限,但御下之术更是决定其成就上限。大周中兴的伟业如今交由周王静这年轻君王之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人君者,不能轻易吐露心声、展现想法,这样便会暴露弱点,于己不利,于国不利。想当初,自己初登卫国君位时,亦是内忧外患,若非忍辱负重,岂能熬到今日?
    反观周王静,乍登9五便给权臣虢公长父下不来台,此乃政治大忌。以虢公长父锱铢必较的性格,指不定会使出何种鬼蜮伎俩作为报复。
    更何况,卫伯和了解太傅这老狐狸,他擅长让他人为己同化、为己所用,最终,成为和他沆瀣一气之人,虞公余臣便是前车之鉴。
    待堂上钟磬声响,朝会便告开始。
    三公、9卿、八十一大夫皆鱼贯而入,位列两旁,恭迎周王静临朝。可内心里,谁又不是惴惴不安?
    有趣得很,周王静端坐王位,却仿佛失忆,对昨日与虢、虞二公之间的龌龊不快只字不提,犹如未曾发生一般。而朝会上也不再剑拔弩张,反而一派祥和气氛。
    卫伯和长舒一口气,看来,这至少是个不错的开始。
    他身为百官之长的太宰,自然率先出列,陈述去岁朝廷财用税赋、百官职事、兵戎之情,并告示今岁之预算。
    周王静大喜,无有不准,众臣称善。
    接下来,9卿陆续有本上奏,无非是寻常政务,汇报民事、农事、兵事而已。
    周王静稳居王坐,侧耳倾听诸卿之言,倒是学得一副贤君模样。
    众臣中,只见大司寇王子昱手持玉笏,缓缓出列奏道:“臣有本启奏。”
    “王叔奏来!”
    “今我王登基,四海升平,然大周镐京之内仍不太平,”他瞥了眼神色渐渐不喜的周王静,继续道,“今晨闻报,有一对男女被斩首于家中,其状甚惨,此事务必追究元凶!”
    “竟有此事?”朝上一片哗然。大周立国以来,这等命案倒是不多。
    话音未落,召公虎忍不住出班补充道:“天子容禀,据孤所知,此二人非是旁人。”
    “太保认得他们?”王子昱不解。
    召公虎道:“正是前番害死周定公的二贼,男为勾结陆浑戎、煽动国人围堵城门的卫巫,女为国人暴动首恶仲丁之母、常年身着孝服作乱的老妪是也。”
    “是他们?”周王静沉吟半晌。新天子即位的第一天便发生血案,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但听闻死者是这两位恶人,周王静倒是释怀许多。“只恨二贼死于非命,而非王法……”王子昱为人自负之极,他显然没想到召公虎竟然比他这大司寇更知情,不免脸上无光,赶紧奏道:“禀天子,卫巫虽死,其余党仍荼毒大周,当赶尽杀绝,以除后患!”
    周王静点了点头:“卫巫罪大恶极,必除之而后快,只不知王叔有何法?”
    王子昱朗声道:“周礼古制,有‘四可杀’。以左道乱政者可杀,作淫声、异服、奇技疑众者可杀,言伪而辩、学非而博者可杀,假于鬼神妖法惑众者可杀。若执杀此四类刁民,卫巫可尽除也!”
    卫伯和闻言,不由摇头,觉得不可理喻。再看一旁的召公虎,也是眉头紧皱。
    昔日,卫伯和辅助周、召二公平定国人暴动时,只是铲除首恶,对从犯者宽宥处理,这才维持十四年镐京太平。卫巫虽罪大恶极,但若依王子昱的方法,未免矫枉过正。古贤君垂拱治理天下,哪有新君刚登基便杀戮过重之理?
    他刚欲发言劝阻,只见少宰芮伯阜出班驳斥道:“天子,臣以为,大司寇此策不合时宜,天子新立,正是大赦天下之时,此时不可用严刑峻法,恐伤民心!”
    听副手此言,卫伯和很是欣慰。芮阜虽还不及乃父芮良夫风采,但此事据理力争,倒也稳重得体。
    不料王子昱哪能忍受辩驳,勃然大怒道:“古言‘怙恶不逡’,民心早已不古,当今时局不稳,岂能再放任恶人自流?尔发此言,是何居心?”
    朝堂上众人闻言,皆沉默不语,虢公长父和虞公余臣也一言不发,似乎所有人都不以为然,皆窃以为王子昱的观点太过偏激、献策欠妥。
    不料,周王静却偏偏赞同其王叔观点,他拍案而起,咬牙切齿道:“卫巫为害近二十载,若不严令禁止,任凭其在国人中装神弄鬼,大周威严何在?王叔此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