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简介及生活年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谋害。
    6月18日,张学良微服返奉。19日任奉天军务督办。21日公布张作霖死讯,开始发丧。
    7月2日,东三省议会一致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3日,就任本兼各职。
    7月底,东北海军总司令部成立,张学良任东北海军总司令。
    8月16日,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理事会主席。
    11月30日,就任东北航空司令。
    12月29日,宣布东三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被gm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军结束,东北军诞生。
    1929年29岁
    1月9日,出任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后改称主席)。
    1月10日,“以妨碍统一,阻挠新政”的罪名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巩固了统率东北军的地位。
    1月,任开拓长途铁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名誉监理。
    2月,任gm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7月,受蒋介石唆使,挑起“中东路事件”。
    11月,苏军向东北军进攻,东北军战败,双方派代表和谈。
    12月22日,《伯力议定书》签定,“中东路事件”得到解决。
    1930年30岁
    3月,任gm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和东北交通大学校长、复州煤矿股东。
    4月,爆发了蒋、冯、阎、李新军阀中原大战。
    7月2日,张学良去葫芦岛主挂筑港开工典礼。
    9月18日,发表巧电,拥护中央,倡导和平。要求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
    9月19日,命令东北军将领于学忠、王树常率20万大军入关,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反蒋联军失败。
    10月9日,在沈阳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1月7日,赴南京列席gmd三届四中全会,受到隆重欢迎。同月24日,任gm政府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
    1931年31岁
    3月26日,任gmd东北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18日,由沈阳移至北平顺承王府办公。19日正式成立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行营,节制冀、晋、察、绥、辽、吉、黑、热八省军务。
    5月2日,赴南京参加国民会议,任主席团成员。28日,因患重伤寒住进北平协和医院调养。
    7月23日,通电讨石,调东北军主力入关。
    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一夜之间沈阳失守。此为“九·一八”事变。
    9月21日,张学良召集北平名流,讨论对东北问题的对策,决定依赖“国联”,听命中央。
    11月16日,gm政府改任张学良为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12月27日,张学良电告南京gm政府,日军长驱直入,锦州危急。
    1932年32岁
    2月29日,章太炎抵北平劝说张学良武装抗日,张学良有口难言,告之蒋介石不抵抗密令。
    8月20日,gm政府任命张学良为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
    1933年33岁
    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3日,山海关失守。
    1月,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一集团军司令。
    2月,任华北集团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率军进行长城抗战。
    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
    3月4日,承德失守。
    3月9日,与蒋介石在保定车站会晤,蒋暗示其下野。
    3月11日,发表辞职通电。内称:“此次蒋公北来。会商之下,益觉余今日之引咎辞职,即所以效忠党国,巩固中央之最善方法,故毅然下野,以谢国人。”
    3月12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何应钦称:“汉兄离平时,代委员长职务准交敬之兄接代,以免职务中断也。”张遵电正式将国民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职务交给何应钦。是日,偕夫人于凤至及赵一荻、端纳等从北平清河机场离平,当天下午抵达上海。出国前张学良决心戒毒,闭门谢客。并且撰戒毒条幅:“陋习好改志为鉴,顽症难治心作医。”
    4月11日,由上海偕眷属乘意大利邮轮起程出国。
    4月上旬,致书东北军将领及东北名流,勉励他们要亲如手足,患难与共,准备收复东北为最大责任。“武要保存东北军实力,文要发展东北大学。”
    5月4日,到达意大利布林迪西巷。当晚乘特别快车到达罗马,投宿于“古兰特”宾馆。
    5月8日,张学良得知马占山、李杜、苏炳文由苏经欧洲回国,便邀其到罗马会晤。马、李、苏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