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尽管逢迎,臣自有妙计。”
冯延鲁为什么这个时候到来?只因冯氏兄弟跟边镐不和,闻听边镐连战连捷,心里十分嫉妒,此行既是来刺探周兵军情,也顺便监视边镐举动。冯延鲁来到郭荣寝帐,帐内只有郭荣、王朴两个人。互见礼毕,冯延鲁说道:“陛下,我大唐兵马连战连捷,想必已有耳闻?”郭荣道:“朕发兵数月,深感三军疲惫,亦有议和之意。只要唐主李璟不计此恨,朕愿各据原本州郡,互不相犯。”冯延鲁闻听此言,心中是暗暗窃喜,没想到这大周皇帝三言两语便被说服,倘若议和签订下来,无疑是一件大功。冯延鲁张口夸夸其谈,在郭荣、王朴面前谈笑风生。
晚上,王朴向郭荣奏道:“今日陛下跟冯延鲁议和,明日冯延鲁返回南唐,陛下务必留他喝酒壮行,陛下你装醉,但别要叫冯延鲁醉酒。”郭荣问道:“为什么偏要让朕喝醉?”王朴道:“陛下到时会宴众将官,席间装醉大骂冯延鲁,所骂之言……”王朴对郭荣一番耳语,谁也不知道他们设下的什么计策。
到了次日,冯延鲁心满意足要返回禀报唐主,郭荣设下盛宴款待冯延鲁,并招来文武众将左右陪酒。众人推杯敬酒,各是自在。郭荣喝下几杯酒后,假意装醉,扫了冯延鲁一眼,怒道:“冯延鲁!你以为朕会跟你真心议和吗?”
冯延鲁心中一惊,暗想莫不是今日郭荣要酒后吐真言,我当耐住性子让他说个原委。又听郭荣道:“如若不是朕让着边镐,只恐今日已打过长江!”冯延鲁听着话中有话,也装作胆颤问道:“陛下为何要让着边镐?”郭荣打了一个酒咯,哼哈道:“朕如若胜了边镐,你们一定会用陆孟俊的楚兵,那才是心头大患。当年你冯延鲁就是楚骑手下败将。只要边镐一日为帅,朕就敢一日不退兵。”
军师王朴赶忙劝住郭荣,说道:“陛下醉矣,快扶陛下到后帐歇息。”郭荣被侍卫扶下,却不住口中大骂:“将冯延鲁乱棍打出!”几个军卒举起杀威棍便冲冯延鲁打来,冯延鲁酒没喝好,又挨了一顿乱棍,只得匆匆离开大营。
冯延鲁刚出辕门不远,只见王朴骑马追了上来。冯延鲁问道:“先生追来是为何事?”王朴答道:“刚才我主醉酒乱语,还望尚书大人切莫记在心上。”冯延鲁心中暗想,乱棍之仇怎能忘掉,但他还需装作镇定迷惑郭荣,马上哈哈大笑道:“周天子也是酒醉所致,本官也没听清说些什么,议和之事,我如实告知我主便是。至于一顿乱棍,大丈夫怎能记在心上?”冯延鲁一阵装腔作势,告辞离去。
王朴心中暗喜,此去边镐必被调虎离山。冯延鲁挨了一顿打骂,回到唐都金陵。一见皇帝李璟就伏地失声痛哭,李璟问道:“爱卿此行,莫非未能议和。”“岂止未能议和,险些中了郭荣诡计。”冯延鲁眼珠一转,奏道:“陛下有所不知那郭荣相持数月不肯退兵,都是因为陛下用边镐为将。”
李璟问道:“边镐在淮北连战连捷,让他为大将有何不妥?”冯延鲁说道:“边镐之胜原是靠郭荣诈败,只为拖住边镐寻求战机,郭荣心中畏惧的人却是楚将陆孟俊。臣请陛下命陆孟俊率领楚军北上顶替边镐,必能大获全胜。”兄长冯延巳在一旁也帮助冯延鲁连本保奏,请求令陆孟俊率楚军北伐。
李璟轻信冯氏兄弟谗言,马上降旨加封陆孟俊为扫北大将军,统领五万楚地将士,北伐郭荣。至于边镐则诏令回京,另有他用。自从冯延鲁被逐出周军大营,郭荣依旧整日闭门免战。
一日,军师王朴来到中军营帐,郭荣见王朴喜笑颜开,便问道:“军师前来,莫非有了喜事?”王朴说道:“冯延鲁已中计了,南唐李璟命陆孟俊取代边镐为扫北大将军,今率领楚兵五万而来,已下战书到营。”郭荣起身问道:“战书在哪里?”王朴从袖子里取出,郭荣展开观看一番,乐道:“立刻传召众将到中军大帐,朕要点将发兵。”
王朴就跑出帐外传旨。中军帐内众将官点卯到齐,郭荣说道:“南唐李璟自不量力,命陆孟俊率五万楚兵来救寿州,朕决意亲征与他决战。”大将石守信道:“当初楚国铁骑曾大败南唐,只恐此番楚兵比那边镐有过之而不及。”
军师王朴说道:“诸位将军,唐主李璟任用陆孟俊有三弊。哪三弊呢?楚国自从被南唐吞并,楚人连生叛乱,有好多无诚心归服的人,楚兵虽屈身在南唐,却是离心离德,此其一弊;边镐数番交战,可谓知己知彼,而南唐临阵易帅犯了兵家大忌,此其二弊;楚将陆孟俊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不能跟边镐同日而语,此其三弊。有此三弊,还愁什么唐军不败?”
郭荣一听,胸有成竹地说道:“朕令郭从义、石守信、李重进、高怀德各领各点本部人马随朕迎战,王朴留守大营,坚决不让楚兵解寿州之围。”众将领得诏令,各去准备。
次日,郭荣亲率六万大军在寿州南面摆下战阵,南唐大将陆孟俊列队阵前,气焰嚣张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