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上山采野菜 女眷遇黑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写的。
    这时,对讲机响起:“队长,后路已控,发现越野车一辆,牌照套用,后备箱藏有便携式土壤采样钻和真空密封袋。”
    “拍下证据,原地看守。”李长根收起对讲机,扫视四人,“你们犯了三条山规:擅闯禁地、意图盗测、伪造公文。按共保会章程,该送官府,也可就地裁决。”
    其中一人突然跪下:“大爷饶命!我们是被人雇的!一个姓贾的老板给了十万,让我们偷偷采一组样本,说是要卖给国外研究所!”
    “贾?”李长根眼神骤冷,“老贾?”
    “就是镇上开土特产店那个!”
    他忽然想起王瘸子摔崖前说的话。原来,贪婪从未停止滋长。
    天亮时,四人被押送至镇派出所。陈志明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李长根胡子拉碴、眼窝深陷的模样,叹了口气:“你又玩命了。”
    “我不玩命,山就没人命。”李长根把证据包递过去,“文件、仪器、口供都在这儿。顺便查查老贾的资金往来,他背后肯定不止这点事儿。”
    陈志明翻看资料,眉头越皱越紧:“这帮人用的是境外NGO的匿名资助账户,资金经离岸公司中转,手法专业得很。”
    “所以说,不只是土老板贪钱,还有人在背后织网。”
    当天下午,林业局联合公安展开突击搜查。老贾店铺被封,电脑硬盘起获大量野生植物交易记录,涉及云南、四川、西藏多地濒危物种,而“青山龙摆尾”被标注为“S级稀缺资源,客户预付定金五万美金”。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份加密邮件显示,某国际生物技术公司正计划在中国建立“民间采集合作网络”,以“传统知识共享”为名,实则系统性搜集珍稀种源。
    消息曝光后,舆论哗然。《南方生态观察》刊发深度报道,标题赫然写着:“谁在肢解中国的山魂?”文中点名批评部分科研机构与资本勾结,打着“保护性开发”旗号行掠夺之实。国家林草局紧急召开会议,宣布暂停所有未经社区授权的野外科研项目,并启动“传统生态知识安全审查机制”。
    风波未平,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一个月后,省里派来一位“生态保护特派专员”,名叫周维康,西装革履,说话温文尔雅,声称要“推动青山模式全省复制”。他在镇上连开三天座谈会,邀请共保会成员“共商发展大计”,提出将青山打造成“国际级自然教育营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民宿、研学、VR体验馆,预计年收益超千万。
    “你们守护得很好,但不能总靠情怀吃饭。”周维康笑着对李长根说,“现代化管理需要专业化运营,你们可以当顾问,拿分红。”
    饭桌上,几名年轻队员听得心动。小川却察觉不对劲:“周主任,您说的投资方是哪家公司?”
    “哦,几家联合体,主要是绿洲文旅、森源资本……”
    “森源?”小川猛地抬头,“那不是去年在秦岭强推滑雪场,导致金丝猴栖息地破碎化的那家?”
    周维康笑容不变:“企业也在转型嘛。”
    当晚,李长根召集七人委员会紧急议事。会上争议激烈。有人认为招商引资是好事,能改善生活;也有人担心商业入侵会破坏生态平衡。
    “他们不是来合作的,是来收编的。”李长根盯着地图上被红线圈出的几处“规划区”,冷冷道,“看看这些位置??全是水源地、动物迁徙通道、古树群落。他们要的不是发展,是切割。”
    会议最终通过决议:拒绝一切外部资本入股,青山示范区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由共保会全资控股,收益百分之百用于生态保护与社区建设。
    决议上报当天,周维康“因病辞职”,再无音讯。
    然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春天再度来临,老埯子的“龙摆尾”抽出新芽,翠绿欲滴。李长根带着小川和其他新人巡山,教他们用耳朵听风辨兽,用脚感地识脉。
    “山里的秘密不在纸上,而在脚下。”他说,“你看这片苔藓,厚而不滑,说明地下有暗流;那棵歪脖子松,枝桠朝南偏十七度,是因为三十年前一场雷火烧过北面。”
    小川认真记着,忽然问:“叔,你说咱们这套东西,能不能传下去?”
    “能。”李长根看着远处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背着书包在山路上奔跑,“只要还有人愿意蹲下来,摸一摸泥土的温度。”
    夏日来临,青山共保会正式挂牌成立“山民学堂”,由秀兰主讲基础中医药,李小川负责生态监测培训。每月一次“夜话山魂”活动,老猎人们围坐篝火,讲述祖辈如何与熊共眠、与豹同巡的故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戴上铜牌,成为新一代守山人。
    某夜,李长根独自巡视至父母坟前,放下一束野山菊。月光洒在墓碑上,映出两个名字。他轻声道:“爹,娘,咱家没香火,可这山里,多了十二个儿子。”
    风拂过林梢,仿佛回应。
    两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函件:中国?青山“传统山林守护知识体系”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录。评审意见写道:“该体系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最高智慧,其自治管理模式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全新范式。”
    庆功宴上,众人举杯,唯有李长根默默走出屋外。他站在山坡上,望着漫天星辰,从怀中取出《山典》,在末页添上最后一行字:
    “癸卯年三月初八,青山共保会第九次大会决议:自即日起,凡入会者,无论姓氏血缘,皆为李氏山门弟子,承继猎刀,誓守此山。”
    他合上书,仰头饮尽一碗烈酒。
    火堆噼啪作响,映红了他的脸。
    远处,一群年轻人正围着篝火学唱古老的巡山调,歌声穿透夜空,飘向无尽山林。
    李长根笑了。
    他知道,这场仗,终于从一个人的孤勇,变成了十二把猎刀的共鸣。
    而这山,依旧沉默矗立,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誓言与足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