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欢乐颂:四只小天鹅独舞之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已经下锅的鸡和拔毛的雁身上,终于看到了自身变化的一种新动向。这时我们是多么地后悔呀。空镜和空景里,原来一开始就别有含义。现在大楼里终于传来了撕心裂肺的「不」的声音。同志们,我们不能再像傻子一样象征性地仰起自己的头和俯下自己的身子了。人们马上站了起来。人群马上向大楼紧了一圈。人群这时把大楼给包围了。从「不」字的突然性来看,说不定刚刚还是「是」呢,突然就转向了「不」;刚才还是笑脸相迎和大好晴天呢,突然就转成了阴沉铁青和霾雾弥漫;刚才还是那样呢,突然就成了这样;从「不」字的音频和速度来讲,它决不是孩子护头或是不要剪辫,而是面对着要向你攻击的人发出的惊呼;虽然呼不呼都一样他都会攻击,炸药包的火捻子已经点燃了,但是在灭亡之前你还是发出了最后的求生的呼喊。这是一种对过去的怀恋,这是一种对过去的妥协。本来你还是一条好汉,现在一切的软弱都溢于言表。想到这里和对着天幕猜测到这里,我们阳台下寒风中的蚂蚁个个都有些激动了。马上就要有好戏看了。有些蚂蚁甚至都忘记了自己刚刚过去的身份──在「不」字还在留恋过去的时候,我们这些看客恰恰忘记了过去;本来我们心中的自我还是一只小蚂蚁,现在起码有一半人身子在不知不觉中长了八公分。忘情的时候你突然长大了,就像青藤在不知不觉的蔓延前一个星期还是隐约可见怎么一个星期后突然就蹿了一房顶高呢?就像雨后的夜里庄稼在拔节一样,还能听到「吱哇吱哇」的生长声响呢;只有个别的不是不知不觉而是一种清醒的趁机──但后来到了大家的回忆录里,大家都为了拔高自己全不对历史负责,起码有一多半在叙述到这件往事时,都说自己是趁机,借此说明自己当时是清醒的和觉悟的──你们倒是在回忆录里趁机了一把。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一群蚂蚁了,我们成了一群嘁嘁喳喳的麻雀。我们在楼下一蹦一蹦,我们的嘴对着天幕在那里一啄一啄。接着使我们搞不明白的是,这个「不」字到底是从大楼中谁的嘴里喊出来的呢?如果是从护头的角度看,就一定是莫勒丽·小娥了;如果是从刚才莫勒丽·小娥歌之咏之已经在美容院出够了风头和占足了上风来看,也许是那个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空镜在这里没有交待,我们只是听到了一种声音。摩天大楼里就他们两个人,如果不是他们发出的声音,那么会有什么别的新加入者呢?要不就是莫勒丽·小娥拿进去的那块石头在护头吗?──当然,单凭一个「不」字,我们还判断不出历史转折的幅度,我们还得等待事物的发展,我们想看一看「不」字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这倒比「不」字本身还重要呢。我们跳着脚张着大嘴。但令我们不解和感到紧张和恐怖的是,大楼里说过一个「不」之后,接着又没有声响了。一切又沉寂了。一切又中断了。刚才的中断和空镜是对过去的否定,那么现在的中断又是对刚刚的否定吗?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完成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了吗?这好象我们刚才的激动和惊醒是不对的,懒散和打哈欠才更符合历史的本质吗?「不」字难道只是一个冷不丁的插曲甚至是我们的错觉吗?大楼里本来没有传出声音或者「不」字不是大楼的声音吗?再次的中断和再次的空镜,又使我们对自己的刚才产生了怀疑呢。是沉默和千篇一律太久了的一种幻觉吧?是我们自身想从蚂蚁长到麻雀的一种借口吧?我们以为关注的是大局,其实考虑的还是自身吧?这个信息是谁先听到和发现的?是谁将这个信息传递出去的?我们对四周的同胞和同类都产了怀疑──这时我们也不是首先怀疑自己,而是首先怀疑别人。这种虚假的气氛和环境起码不是由我身上的器官首先闻到和散发出去的。我也只是一个被传染的受害者。当我们怀疑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对过去和往事懊悔,当我们怀疑别人的时候,当我们把一切客观的原因都推到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自身也就心安理得地得到了解脱。当我们看着天幕上的空镜和空景的时间太长的时候我们容易产生幻觉,但是这个幻觉首先不是由我产生的。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大楼里的掌镜人,你们的空镜和空景是不是也用得太多和时间太长了呢?时间一长,我们的脑子里就希望听到一种新的声音和信息,甚至这个时候传来的是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不是现在的一切不好,是单调和辛苦的时间太长了。就好象我们在拘留所呆的时间过长我们开始向往监狱一样──并不是监狱会比拘留所好,而是因为我们在拘留所呆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希望换一个环境。我们从天幕上看到大楼和空镜的时间太长了,脖子仰得太酸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希望变换一下布景就是不变布景哪怕是从旧的布景里传出一种新的声音也好呀。于是这种虚幻的声音就应着我们的期待和希望产生了。它是那么地清晰,它是那么地恐怖,它是那么地真切它正是我们希望听到的那种新奇和刺激的尖叫。这对刚才的单调是多么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