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会儿,江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
“走吧。”周至转身,“天快黑了,我们得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几人依旧有说有笑。麦小苗靠在周至肩上,轻轻闭上眼睛。
“小苗累了?”周至低声问。
“嗯。”她轻声应道,“今天很开心。”
“以后我们多出来聚聚。”周至轻声说。
“好。”她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
车子驶入夜色,城市的灯光在身后渐渐远去。而前方,是一条未知却充满希望的道路。
张辛夷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她洗了个澡,换上睡衣,坐在床边翻着白天周至给她的资料。资料是关于四叶草集团在沪上房地产开发的初步规划,里面提到了张江那边的几块地,还有和华虹集团的合作细节。
她一边翻一边思考,周至这小子确实变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只懂技术的愣头青了。现在他已经开始布局,开始考虑更长远的事情了。
“你今天玩得开心吗?”舍友小王问她。
“嗯。”张辛夷点点头,“见到了周至和他女朋友,麦小苗。”
“那个麦小苗很厉害吧?听说是搞量子计算的?”
“是啊。”张辛夷笑了笑,“她人挺好的,性格也温和,不像那种高冷的科学家。”
“你们几个高中同学感情真好。”小王感叹道,“听说周至以前还喜欢你?”
张辛夷一愣,随即笑了:“都过去那么久了,谁还记得这些?”
“那你现在呢?”
“我现在?”张辛夷低头看着手里的资料,“我现在只想着怎么把论文写完,然后找个好工作。”
“别骗人了,你肯定还有别的打算吧?”
张辛夷没再说话,只是把资料合上,轻轻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周至就接到了胡长风的电话。
“肘子,市里那边有点动静了。”胡长风语气有些凝重,“张江那边的地,市里有意让几家国企优先拿地,咱们这边可能得加点码。”
“什么意思?”周至皱眉。
“意思就是,咱们得找点关系,或者拿出点硬通货来打动他们。”胡长风顿了顿,“江武那边也在动,不过他那边是锦里集团自己的项目,咱们这边得自己想办法。”
“那我们现在有什么筹码?”
“目前来看,四叶草的技术和资金都是优势,但市里更看重的是项目落地后的社会效益,比如带动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些。”
“那我们得包装一下。”周至沉思片刻,“我可以找市里几个老领导聊聊,看看能不能搭上线。”
“行,我这边也继续跟进。”胡长风说,“另外,安春佳那边也有些资源,可以试着用一下。”
“好,辛苦了。”周至挂掉电话,心里却有些沉重。
他知道,房地产这潭水很深,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船。而四叶草现在还只是个初创企业,想要在这场博弈中站稳脚跟,难度不小。
但他也知道,这是一次机会,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能成功拿下张江的几块地,四叶草就能真正站稳沪上,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局面。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中午,他约了麦小苗一起吃饭。
“你在想什么?”麦小苗看着他,轻声问。
“房地产的事情。”周至叹了口气,“市里那边有点难搞,得找点关系。”
“需要我帮忙吗?”麦小苗问。
“你?”周至笑了笑,“你不是搞科研的吗?”
“我虽然不搞房地产,但我认识的人里,有些人可能有资源。”麦小苗认真地说,“比如我导师,他在沪上学术圈和政界都有点人脉。”
“你导师?”周至眼睛一亮,“他是谁?”
“张教授,清华毕业的,现在在复旦任教。”麦小苗说,“他和市里几个领导关系不错。”
“那能不能介绍我认识一下?”周至问。
“可以。”麦小苗点头,“不过他这个人挺严谨的,你要想打动他,得拿出点真本事来。”
“我知道。”周至点头,“我不会让他失望的。”
当天下午,麦小苗就带周至去了复旦,见了张教授。
张教授是个五十多岁的学者,穿着朴素,说话也很直接。
“你就是周至?”张教授打量着他,“我听小苗提起过你,说你是她高中同学,后来创业了。”
“是的。”周至点头,“我现在在四叶草集团,主要做科技和房地产开发。”
“哦?”张教授眉毛一挑,“你们四叶草最近在沪上动静不小啊。”
“是有些动作。”周至笑了笑,“我们想在张江那边拿几块地,做员工住宅和科技园区。”
“听起来不错。”张教授点点头,“不过市里现在对房地产这块管控很严,你们有什么优势?”
“我们有技术,有资金,也有成熟的团队。”周至认真地说,“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是那种炒房的,是真想做点实事。”
张教授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点头:“你这个人,有点意思。”
“谢谢张教授。”周至笑着说。
“不过,市里那边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张教授说,“我可以帮你引荐几个领导,但你自己得拿出点真本事来。”
“没问题。”周至点头,“我一定会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和能力。”
从复旦出来,麦小苗看着他:“你真有信心?”
“当然。”周至笑了笑,“有你在,我怎么可能没信心?”
麦小苗脸一红,轻轻打了他一下:“少贫。”
周至哈哈一笑,拉着她的手,走在复旦的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