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六章 指马为驴
11月24日,《十面埋伏》正式开机,其实也只是一个开机仪式而已。
按照李思明的想法,对影视圈内的开机仪式中的求神拜佛拜关二爷的行为,嗤之以鼻。不过曾智坚持要拜一拜。剧组几十号人,除了自己都是香港人,俗话说入乡随俗,李思明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喜恶,而影响别人的信心。
至于拜神有没有用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无神论者,也愿意去拜一拜,以求得心理安慰,李思明也是如此,他必须做出表率。
“拜关二爷这个政治立场不坚定者,还不如拜一拜土地爷呢!”李思明在心中鄙夷道。
公司外面早就聚积着一大批记者,李思明和曾智吊足了大报小报的胃口,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得到,就越是好奇,这是人的天性。香江电影公司的作法将这些记者惹火了,这些记者得不到最权威的消息,只能凭一鳞半爪的消息凭空捏造,大多都对影片持怀疑态度。
所以的演职员将被下了禁口令,谁若透露一些关键信息,都会面临处罚。曾老板已经给他们涨了相当幅度的薪水了,并且答应一旦电影的市场情况很成功,将会给大家一个大大的红包。虽然这是个大大的馅饼,但是却很好地管住了众人的嘴。
在开机仪式结束之后,所有的演职员工一起乘座几辆大巴车,开往深圳。那些苦得了半天的记者们只得望着汽车尾部的排气管感叹。
“有本事,你们就追到大陆来?”李思明回头看了看那些气得跺脚的记者们,那个吴mm当然也在列。
汽车转飞机,李思明带着剧组在广州乘飞机赶往中国的北部某省。由于气候的原因,他不可能按照剧本的情节顺序来拍,他必须在华中的那一片美丽的阔叶林树叶落尽前赶拍。否则只能等明年,或者另寻外景地了。全剧组除了李思明、曾智和小刀三人是大陆人之外,其他人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们和其他香港人一样,对大陆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在飞机上,都坐在舷窗前看着神州大地。
“导演,我们下了飞机,大陆人会不会把我们当作特务抓了起来?”梅编剧问道。
“谁告诉你的?”李思明反问道。这年代香港人对大陆存在非常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想了解大陆,另一方面他们又想回避大陆。而两地之间的交流太少了,在大多数香港人的眼里,大陆不仅贫穷,而且是个到处无比恐惧的地方,稍不留神就会被“镇压了”,他们对大陆的印象还停留在“文革”年代。
“他们告诉我的!”梅编剧指着在前面交头接耳的职员道。
“别自己吓唬自己,特务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李思明道,“就你们这个模样,都衣冠楚楚的,说着大陆北方人都听不懂的广东话,混在大陆人当中,到哪都是最显眼的目标,还当特务呢?就是进了大牢里,也只是增加了个吃饭的家伙,还是个负担。”
“可是大家的心里,都有些不安。”
“有什么不安的?公安就抓你这号鬼鬼祟祟的人。”李思明笑着道。
“那我就放心了。听他们说你跟大陆方面很有关系!”
“嗯,这你是听谁说的?”
“报纸上也这么说的,要不我们怎么能获得到大陆拍片的资格?”梅编剧道。
“报纸上说的?你们别瞎搅和,报纸上还说我是某某中央首长的公子呢,其实我老爸只是位干了近三十年的老工人而已!”
“原来如此啊,我还想了一天也没弄明白,这大陆中央高官姓李的不太多,你的年纪又不大,我还猜你是人家孙子呢!”梅编剧有模有样地说道。
“你才是人家孙子呢!人家同意,我还不同意呢!”李思明扳过他的身子,将他赶走了。
李思明将梅编剧赶走,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飞机飞过神州大地,越过大江大山,在蓝天白云间遨游。每飞过一条大江或大山时,机上的香港人都在争论那是某某著名的河山,争得面红耳赤,某人还将随身带的地图拿出来对证,同机的大陆人还有银都机构的人听的直摇头。
银都机构的人工作做得很细,有专人全程陪同,不仅所有人的往来证明一一具全,连全国通用的粮票都准备得充足,各种设备已经提前一周运往目的地,李思明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对任何合作单位都是这样。不过李思明感觉到放弃大陆的票房,还是物有所值的,因为目前影片还没有开拍了,人家就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在北方某人省会城市下了飞机,早就等待的汽车拉着这剧组向目的地进发。这一次大家更直接地面对这个神秘的世界,所有的人都细细打量着车窗外面的世界。北方11月的天气并不算太冷,但是这群香港人都感受到了寒冷,人人套上了一件崭新的军大衣,虽然看上去臃肿不堪,但总比挨冻要好的多。黑夜降临的时候,剧组赶到了一个小县城,这是个依山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