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简卷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又曾经备下酒宴请郭子仪,有人说这是鱼朝思想害郭子仪,部下们闻说愿意穿着铠甲随从而往。郭子仪不同意,只带着几个家僮前往赴宴。鱼朝恩问道:“为什么随从的车马这样少呀?”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给他,鱼朝恩惶恐害怕地说:“如果不是象您这样贤明的人,能不产生疑虑吗!”
    王阳明
    宁藩既获,圣驾忽复巡游,群奸意叵测,阳明甚忧之。适二中贵至浙省,阳明张宴于镇海楼。酒半,屏人去梯,出书简二箧示之,皆此辈交通逆藩之迹也,尽数与之。二中贵感谢不已。阳明之终免于祸,多得二中贵从中维护之力。脱此时阳明挟以相制,则仇隙深而祸未已矣。
    【译文]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反叛的宁王朱宸濠被擒获后,武宗忽然又想以圣驾亲征为名到南方巡行游乐,朝内外的奸人们对此各怀鬼胎,王守仁(后人称阳明先生)对此感到十分忧虑。正好有两个太监来到浙江省,王守仁在镇海楼设宴招待他们,酒宴进行到中途时,王守仁屏去侍从,并让人把楼梯也搬掉,然后拿出两箱信函让他们两个看,都是他们和宁王来往的笔迹,他把书信全部都交还给他们。这两个太监十分感激不尽,王守仁在官场争斗中最终能免祸,多亏了这两个太监从中维护之力。如果在这时候王守仁以这些书信来要挟制裁他们,那么就结下深仇而祸患不止了。
    王璋罗通
    璋,河南人,永乐中为右都御史。时有告周府将为不轨者,上欲及其未发讨之,以问璋。璋曰:“事未有迹,讨之无名。”上曰:“兵贵神速,彼出城,则不可为矣。”璋曰:“以臣之愚,可不烦兵,臣请往任之。”曰:“若用众几何?”曰:“但得御史三四人随行足矣。然须奉敕以臣巡抚其地乃可。”遂命学士草敕,即日起行。黎明,直造王府。周王惊愕,莫知所为,延之别室,问所以来者,曰:“人有告王谋叛,臣是以来!”王惊跪。璋曰:“朝廷已命丘大帅将兵十万将至,臣以王事未有迹,故来先谕。事将若何?”王举家环哭不已。璋曰:“哭亦何益?愿求所以释上疑者。”曰:“愚不知所出,唯公教之。”璋曰:“能以王护卫为献,无事矣。”王从之,乃驰驿以闻。上喜,璋乃出示曰:“护卫军三日不徙者处斩!”不数日而散。
    罗通以御史按蜀,蜀王富甲诸国,出入僭用乘舆仪从。通心欲检制之。一日,王过御史台,公突使入收王所僭卤簿,蜀王气沮。藩、臬俱来见问状,且曰:“闻报王罪且不测,今且奈何?”通曰:“诚然,公等试思之。”诘旦复来,通曰:“易耳,宜密语王,但谓黄屋、左纛故玄元皇帝庙中器,今复还之耳。”玄元皇帝,玄宗幸蜀建祀老子者也。从之,事乃得解,王亦自敛。
    【译文】
    王璋是河南府(治所即今河南洛阳)人,明成祖永乐年间任右都御史。当时有人告发说开封的周王府将要图谋不轨,皇上打算在周王未起事时就发兵讨伐,征求王璋的意见。王璋说:“造反之事并没有迹象,讨伐他师出无名。”皇上说:“兵贵神速,等到周王的军队出了城,就不好办了。”王璋说:“以臣之愚见,可以不劳用兵,臣请求派往解决此事。”皇上说:“你需要带多少人?”王璋说:“只用三四个御史随行就足够了。可是得有圣旨,派臣为那里的巡抚才可以。”于是明成祖朱棣命令学士起草了敕文,当天就动身。天刚黎明,王璋就径直来到了周王府。周王十分吃惊,不知道他来干什么,把他请到一间密室,问他前来的目的。王璋说:“有人告发王爷造反,臣正为此而来!”周王吓得跪了下来。王璋说:“朝廷已命丘大元帅带十万人马,快要到了。臣觉得所告发王爷之事未有实迹,所以先来告诉一声。此事该如何办呢?”周王全家都围着王璋痛哭不止。王璋说:“哭有什么用呢?请拿出个解除皇上疑虑的办法来。”周王说:“我愚笨得想不出好法子,只盼着王公指教我。”王璋说:“王爷如果能把护卫的部队献出来,就没事了。”周王听从了王璋的建议,王璋派驿站飞驰报给皇上知道,皇上很高兴。王璋这才出示了朝廷任命他为巡抚的敕令,并说:“护卫军中人员三天内不听命转移者,一律处斩!”没几天,周王府的护卫军就遣散完了。
    明景泰年间,罗通以左都御史之衔巡按四川。蜀王的财富超过其他藩王,出入都僭越使用皇帝的銮驾仪仗。罗通心里打算将此事约束一下。一天,蜀王路过省府御史衙门,罗通突然派人没收蜀王所僭用的仪仗,蜀王感到气急败坏。藩、臬两司官员都来问情况,并且说:“听说假若报告了蜀王这一罪过,后果将难以预料,现在该怎么办呢?”罗通说:“的确如此,大家试着想想办法吧。”第二天一早,他们又来了,罗通说:“这好解决。可秘密告诉蜀王,只说黄屋、左纛这些仪仗是过去玄元皇帝庙中的器具,现在是去归还那里的。”玄元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逃奔蜀地时追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