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陈皇后阿娇——by莞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处于权力中心的他也不会知道。当时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我们只能自己想象了,其中的利益纠葛实在复杂。
    我在读史记的时候有三点疑问。
    第一、石万君老先生偏偏在三位后宫有孕,性别不明的时候奏请刘彻早立太子,怎么这么巧?
    第二、王夫人被贬,怎么刚好在阿娇回宫的这一年?与阿娇有没有关系?
    第三、刘闳为什么被刘彻交托给已经生了皇子的李姬,而没有交给没有皇子的阿娇?或是身为嫡母的卫子夫?
    而在当时的宫廷,结束了只有卫子夫血缘的皇子公主的时代,三位皇子,五位公主,分别出自四位嫔妃,而最为得宠的就是,废后陈娇所出的广玉公主,刘葭。
    六、有女广玉
    汉武帝是帝王中的传奇,与他有关的人物都成了我们煮酒论史的典故。近代有一个词人非常羡慕刘彻,不是作为帝王,而是作为男人,他说,有阿娇为妻,刘匡为子,刘葭为女,人生还有什么更幸福的事吗?大家不要笑,一听就知道这个词人是居家型男人。
    比起人们对刘彻、陈娇、刘匡的评价褒中有贬,刘葭的形象要单纯的多,也明亮的多,史官们评价这位“广玉主”都是喜爱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的。广玉公主的人生俨然又是天之娇女模式,而她却没有一般公主的骄纵或是平庸,她率真却识大体,善良而真诚,以中国古代“南丁格尔”的形象赢得了各个朝代人们的赞誉。她的人生又是那么的完美,似乎找不到一丝丝遗憾,简直是幸福的代言人一样。
    广玉诞生的时候,刘琚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卫氏家族仍会不安,因为阿娇重入宫廷,紧紧抓住了刘彻的心。以刘彻独断的性格,如果今后改立阿娇的儿子做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令阿娇一派人大为遗憾的是,阿娇在馆陶公主等人的期盼之下,生下的不是皇子,而是一个公主。阿娇已经32岁,已经是那个时代祖母的年龄,几乎是不可能再次生育了。陈娇和卫子夫已经势同水火,没有后路可退,这时候,没有一个皇子傍身,就是没有未来的唯一依靠,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一样。
    这个时候,对于阿娇,最好是收养已经失去母亲的刘闳,以此参与夺嗣争斗,起码有条退路。但是,不知因为什么因素的考虑,刘彻将刘宏交给了李姬抚养。
    大概是这个时期,陈娇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至尊者御座,至贵者非也。”
    我们知道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下说出,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不知道阿娇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说出这样一句看破世事的话,但是这个时期的阿娇很平静。
    据《汉书、公主世家》中的记载,广玉公主刘葭的诞生是很有意思的。
    刘葭诞生时,因为她是女孩,内侍宫女不忍阿娇绝望,做悲戚状,连刘彻也亲自去安慰阿娇,但是阿娇不以为然,反而要亲自给女儿起名定封号。她从《诗经》中给女儿定名为“葭”,又给小刘葭起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封号——定国广玉公主。但是当时没有四字封号,就定封号为广玉。相比卫长、阳石、诸邑、盖长,这是一个美名。
    (后来的后来,继位的汉宣帝为自己的姐姐加上了四字封号,不过不是“定国”,而是“镇国”。广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四字封号的公主。这是后话。)
    史载,“广玉主葭者,后之爱女也,年不足月,帝即抱之于膝上见诸臣。”
    这种宠幸是惊人地。因为,在她之前的皇子公主们刘彻可没给这种待遇:带着孩子接待朝臣,这说明刘彻对这个孩子非常的重视。此后,刘葭宠冠宫廷,被刘彻视为掌上明珠,刘彻甚至可以陪着年幼的广玉弹琴而推迟接见朝臣的时间。如此,广玉因为得宠,没有因为她是当时没有名分的废后陈娇的女儿而尴尬,反被宫廷内外所重视。而阿娇,并没有因为没有生下皇子而在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她反而越来越耀眼了。
    我们说,爱屋及乌,刘葭所以得宠,是因为刘彻爱阿娇,所以才会爱她。而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研究一下,汉武帝为什么会迎回阿娇,阿娇又是怎样摆脱幽禁冷宫的命运的呢?
    七、长门悬疑
    元光五年到元朔元年大概是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是说长也不长。两年中,汉朝的历史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公孙弘白衣拜相,卫青履立军功,辽东城建成,皇长子诞生,卫子夫封后,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从史料上的这些记载中可以发现,这两年中发生的事情,多是与卫家有关的,而且是与卫家利益集团有利的。后宫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朝堂的缩影,卫家实力的增长对卫子夫后位的巩固非常有利。而在这两年中,刘彻广纳后宫佳丽,新人不断。陈皇后被废之后,馆陶公主一派势力一直沉默,朝堂上也不会有其他的人会刻意的提及一个被废的皇后惹怒卫皇后,也怕触犯龙颜,可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为什么刘彻会突然接回废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