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事件始末及其影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00吨级定远、镇远舰后,普遍感到羞惭这两艘军舰铁甲之厚、炮火之强,极大震慑了日本人,诱发了日本国内的惊恐情绪曾登上定远舰参观的日本法制局长宫尾崎三郎,事后记述道:“定远号放出小艇迎接,丁(汝昌)、李(经方)两人在舰门迎接来宾,一一握手随即由向导带领巡视舰内上下各室巨炮4门,直径1尺,长25尺,当时我国所未有……舰内清洁,不亚于欧洲中午12时进午餐,下午1时半离舰辞别此时,鸣礼炮21响送行登陆同行观舰者数人,回京火车途中谈论,谓中国毕竟已成大国,竟已装备如此优势之舰队,定将雄飞东洋海面反观我国,仅有三四艘三四千吨级之巡洋舰,无法与彼相比同行观舰者皆卷舌而惊恐不安”
    这件事对日本当局刺激不小日本舆论也大力渲染日本国内“对强大的中国的舰队的威力感到恐怖”的社会心态,如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感叹道:“舰体巨大、机器完备、士兵熟练,值得一观之处颇多”北洋舰队在横滨港停留了约两个星期后,丁汝昌率舰队前往长崎访问8月4日离开日本回国,8月11日返抵威海至此,历时40余天的北洋舰队访日计划全部完成
    装备一流的舰队如强弩之末,二流舰队日趋强盛
    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次出访者对日本近年来海军的快速发展深感吃惊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力陈中国海军战斗力不如日本海军完善,因此北洋海军添船换炮已刻不容缓而丁汝昌则认为,中国海军规模相比日本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以前所购置的舰船经历多年已有不少落伍,机器也有些运转不灵,同日本新式快船相距已为遥远,且快炮未备,一旦有事恐难支撑为此,他请示增购舰炮船只以备防御
    然而,北洋舰队却迎来了当头一棒―――清政府户部以经费短缺为由,压缩海军经费,两年内禁止北洋水师购买外洋枪炮、船只和器械,连补充装备的费用都不拨给北洋水师官兵听到消息后,纷纷向提督丁汝昌建议,请清政府收回成命丁汝昌虽然把官兵意见汇报给李鸿章,但也无济于事在后来的若干年内,北洋水师并没有多大改观,中国海军发展进入了停滞状态,在力量上与初建时并无多大变化
    相比之下,日本则是另一番景象一方面,北洋舰队对日本朝野产生了巨大震动北洋舰队的规模巨大、整齐划一和“强壮武勇”的外观给日本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使日本看到了北洋水师的实力另一方面,北洋舰队访日,又给已把中国作为头号假想敌的日本政坛和军界以极大的刺激,认为必须加速日本的海军投入,把建设一支足以对付北洋水师的海军作为其“最高命令”
    深受刺激的日本随之掀起了超常加速扩充其海军军备的**就在日本天皇接见北洋海军管带的前一天,松方内阁提出了5860万元的海军支出方案,计划在9年内建造1万吨级的铁甲舰4艘和巡洋舰6艘,获得了国会的通过1892年,日本新上台的伊藤内阁公布了建造10万吨军舰的计划,该计划在天皇的裁决下很快得以落实1893年,日本天皇又发布敕谕:决定在其后6年中再从内帑中每年拨出30万日元,并从文武官员的薪金中抽出1/10作为造舰费缴纳国库
    到这一年,知耻后勇的日本海军已初具规模,共有各种军舰55艘,弹药储备超出了一次对华战争的可能消耗掉的数量,迅速发展成为一支可以和北洋水师相抗衡的远东海军力量
    在激烈的海军竞争中,一边是装备一流的舰队但却如强弩之末,而另一边虽为二流舰队却日趋强盛中日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日渐缩小,中国在前些年里所积成的海军发展优势,基本上被穷追不舍的日本海军拉平了1894年,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正面较量中首败于丰岛海战,再败于黄海海战,三败于威海卫而全军覆没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整理于网上资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